网络历史小说的责任感与英雄气——访榴弹怕水(8)
《庆余年》必然有隐性的影响,因为我老早读过,这种经典网文对我这类人来说是影响巨大的,是随风潜入夜的。但在这里,绝不是精神上的模仿,而是一种技术上的仓促借用——编辑不同意我之前的开头,我就得立即改,改了几遍,在过程中临时增加许多技术上的东西,包括开头的情节,包括人设,包括楔子,都是在与编辑的良性互动下做的技术性调整,而不是一种深思熟虑。
吉
你表示写《覆汉》时文笔的乏力感格外突出,会感到“这不是我想表达的东西”,此后仍常自认笔不能达意,认为自己的文字很难将脑海中一直盘旋的特定场景和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落差体现在哪里?是可以通过反复修改实现的吗?
榴弹
《覆汉》后,理科写论文的心态上来了。《后汉书》《通鉴》《三国志》《谭其骧地图册》这种基本工具书看上一看,就会产生许多确切的新鲜认知。比如说,缑氏山在洛阳,刘备和公孙瓒居然是去洛阳上学的;而这一年卢植还去淮南地区担任了太守,这能简单地考证出来,但同时大部分的三国网文还默认卢植在家里教了刘备和公孙瓒。
这种简单又清楚的考证工作,跟写韩娱时那种模糊的、信息来源混乱的拼接截然不同,表达欲会空前旺盛。这种强烈甚至过度的表达欲,与自己低下的写作能力,就形成了矛盾,你无法将自己所有的想法、认知跟主角的行为、剧情进行捆绑,进行有效的拼接,而且网文更新的频度,也不会给你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这方面的设计。这就导致了写完一章,发出去,过了一会,忽然想起什么,就会觉得懊丧,主角从这地方走过去了,这地方本可以写的那个什么点没写进去!而这时你又要去考虑新的章节了。所以,我个人极其认可修改的作用,一气呵成码出来的章节,跟自己修改一遍、三遍的章节根本不是同一个档次。但绝大多数时候,我做不到三次修改,最多一次就要发出去,这使得我对修改充满了期待,却没有资格下什么确定性结论。
吉
你表示写《覆汉》时文笔的乏力感格外突出,会感到“这不是我想表达的东西”,此后仍常自认笔不能达意,认为自己的文字很难将脑海中一直盘旋的特定场景和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落差体现在哪里?是可以通过反复修改实现的吗?
榴弹
《覆汉》后,理科写论文的心态上来了。《后汉书》《通鉴》《三国志》《谭其骧地图册》这种基本工具书看上一看,就会产生许多确切的新鲜认知。比如说,缑氏山在洛阳,刘备和公孙瓒居然是去洛阳上学的;而这一年卢植还去淮南地区担任了太守,这能简单地考证出来,但同时大部分的三国网文还默认卢植在家里教了刘备和公孙瓒。
这种简单又清楚的考证工作,跟写韩娱时那种模糊的、信息来源混乱的拼接截然不同,表达欲会空前旺盛。这种强烈甚至过度的表达欲,与自己低下的写作能力,就形成了矛盾,你无法将自己所有的想法、认知跟主角的行为、剧情进行捆绑,进行有效的拼接,而且网文更新的频度,也不会给你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这方面的设计。这就导致了写完一章,发出去,过了一会,忽然想起什么,就会觉得懊丧,主角从这地方走过去了,这地方本可以写的那个什么点没写进去!而这时你又要去考虑新的章节了。所以,我个人极其认可修改的作用,一气呵成码出来的章节,跟自己修改一遍、三遍的章节根本不是同一个档次。但绝大多数时候,我做不到三次修改,最多一次就要发出去,这使得我对修改充满了期待,却没有资格下什么确定性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