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蓝】《山川谣》(2)
只是阿蓝从不曾说起自己的过去,她绘声绘色描述那洞庭是多么广阔,那天门又是多么高绝,于自己却只字不提。人们只当她于烽烟中辗转煎熬,不愿言及旧事,遂不再问。
三月初三是对歌的节日,青年男女穿戴齐整,成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去,你一唱我一应,若有情投意合的,便相携而去,不多时就是谈婚论嫁。
阿蓝被要好的女伴们簇拥来到崖边,大家打趣说只要她开嗓,遍山皆是苗音。可她却笑着摆手,直至夕阳西下也不曾开口唱过一句。
一年又一年,山那头水那边的青年人越聚越多,甚至有别寨慕名前来求娶的,可阿蓝从未给过回应。到后来,三月初三山头水边穿花戴银的苗家女儿中已不见那抹袅娜身影,她谢绝所有女伴的热情邀约,去了寨子最高处的吊脚楼,最年长的老阿酿(苗语奶奶)家里。
用绣花头帕束起一髻银丝的阿酿一句句教她苗家的古歌,给她讲苗族的历史。苗人自古以来由中原被驱往各处,千百年间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家乡,用血和汗养育亘古的神话。在长久的漂泊中,文字早已失却,空留写在服饰之上的断句残篇。但苗家儿女没有放弃也没有怨恨,把悬崖峭壁当作家园,将万亩梯田依山而建。信仰万物,崇敬自然;祀奉先祖,忘却仇人。
阿蓝听着听着,握起老阿酿的手,不禁泪流满面。
(二)
山中的世界恬静美好,山外的战火却仍在延烧,据传原是天门郡的某一世家教派赫然举兵,大肆征战,治下民不聊生。
隆冬腊月,一队山匪闯破寨门,企图入寨掠粮。寨民奋起扺抗,然苗家棍棒终为强体之用,而非伤人之器,不多时便败下阵来。正是殊死一搏之刻,倏尔一道凌厉剑气自寨中荡来,电光火石间竟削去匪首二指。只见阿蓝身着苗家彩衣,手执一段枯竹,自阴冷山风中幽幽踏雪而出。面中无悲无喜,眉间寒霜冷疑,只凛然道:
“滚。”
匪徒见有高人在场,不敢放肆,畏而退散。寨人皆瞠目结舌,不想阿蓝竟有如此能耐。寨主踌躇许久,方用汉话道:“传闻天门郡内曾有七剑……”阿蓝苦笑:“如此世道,纵是七剑又可奈何?”遂掷下枯竹,径自走远。
当夜,山中响起一阵飘渺歌声,那嗓音寨民们再熟悉不过,然却丝毫不似平常劳作欢宴时那般甜润动人,只在凛冬朔风中破碎喑哑。
龙山苗寨阿蓝姑娘一人击退数百匪徒的消息不胫而走,无数人闻讯赶来,只欲亲眼见识这位他人口中天仙下凡般的奇女子。然阿蓝闭门谢客,一概不见。若有不轨之人潜入寨中,则棍棒伺候。
三月初三是对歌的节日,青年男女穿戴齐整,成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去,你一唱我一应,若有情投意合的,便相携而去,不多时就是谈婚论嫁。
阿蓝被要好的女伴们簇拥来到崖边,大家打趣说只要她开嗓,遍山皆是苗音。可她却笑着摆手,直至夕阳西下也不曾开口唱过一句。
一年又一年,山那头水那边的青年人越聚越多,甚至有别寨慕名前来求娶的,可阿蓝从未给过回应。到后来,三月初三山头水边穿花戴银的苗家女儿中已不见那抹袅娜身影,她谢绝所有女伴的热情邀约,去了寨子最高处的吊脚楼,最年长的老阿酿(苗语奶奶)家里。
用绣花头帕束起一髻银丝的阿酿一句句教她苗家的古歌,给她讲苗族的历史。苗人自古以来由中原被驱往各处,千百年间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家乡,用血和汗养育亘古的神话。在长久的漂泊中,文字早已失却,空留写在服饰之上的断句残篇。但苗家儿女没有放弃也没有怨恨,把悬崖峭壁当作家园,将万亩梯田依山而建。信仰万物,崇敬自然;祀奉先祖,忘却仇人。
阿蓝听着听着,握起老阿酿的手,不禁泪流满面。
(二)
山中的世界恬静美好,山外的战火却仍在延烧,据传原是天门郡的某一世家教派赫然举兵,大肆征战,治下民不聊生。
隆冬腊月,一队山匪闯破寨门,企图入寨掠粮。寨民奋起扺抗,然苗家棍棒终为强体之用,而非伤人之器,不多时便败下阵来。正是殊死一搏之刻,倏尔一道凌厉剑气自寨中荡来,电光火石间竟削去匪首二指。只见阿蓝身着苗家彩衣,手执一段枯竹,自阴冷山风中幽幽踏雪而出。面中无悲无喜,眉间寒霜冷疑,只凛然道:
“滚。”
匪徒见有高人在场,不敢放肆,畏而退散。寨人皆瞠目结舌,不想阿蓝竟有如此能耐。寨主踌躇许久,方用汉话道:“传闻天门郡内曾有七剑……”阿蓝苦笑:“如此世道,纵是七剑又可奈何?”遂掷下枯竹,径自走远。
当夜,山中响起一阵飘渺歌声,那嗓音寨民们再熟悉不过,然却丝毫不似平常劳作欢宴时那般甜润动人,只在凛冬朔风中破碎喑哑。
龙山苗寨阿蓝姑娘一人击退数百匪徒的消息不胫而走,无数人闻讯赶来,只欲亲眼见识这位他人口中天仙下凡般的奇女子。然阿蓝闭门谢客,一概不见。若有不轨之人潜入寨中,则棍棒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