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唐明皇好道集奇人——从小说里能想到什么(2)

2023-12-17大唐三言二拍唐明皇 来源:百合文库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曌大周帝国的政局越发动荡不安。李隆基二十一岁那年,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发动神龙政发,他的祖母武曌被赶下了台,武周王朝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没过多久,功高权重的五大臣又被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整垮,曾经的功臣被一一迫害至死;紧接着,太子李重俊又发动了一场政变,诛杀了武三思;可李重俊也没笑到最后,他做事犹豫不决,且执行力差,最后事败被杀;没过多久,中宗李显又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驾崩,死因异常蹊跷,相传是被韦后毒死的;紧接着,韦后一党迅速拥立李重茂为帝,学着婆婆武则天垂帘听政,幻想一日亦能登基为帝;韦后垂帘没多久,她的政b权又被不到三十的李隆基和他的姑母太平公主推翻,二人又将本无心为证的李旦推上皇座;最后,李隆基在和姑母太平公主的博弈中取得胜利,历尽艰辛取得了朝政大权。
王座上的人来来走走,李隆基冷眼旁观,暗自磨练,终成屠龙少年。无论是病弱的高宗李治,昏聩的中宗李显,淡泊的睿宗李旦,还是铁腕无情的武曌,野心勃勃的韦后,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都已经从帝国的政治舞台上一一消失,惟独剩下一个天赋异禀,雄才大略的年轻帝王,正踌躇满志地屹立在帝国的权力巅峰之上。
开元盛世出现在李隆基的治下,是天时地利人和。先祖开创的贞观之治,多年止战的休养生息,人才的合理利用,李隆基才能成为唐明皇。李隆基这个人,前期还是撑得起这个“明”字的。看看他的几任宰相。先是姚崇。玄宗李隆基请姚崇出山,姚崇就向玄宗提出了他的十条政治建议,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事要说」。臣子向君主谈条件,可不是现在下级向上级提意见,古代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臣子向君主谈条件就好比现在的儿子教爹做事,多少有点僭越。李世民当年有魏征,他的重孙李隆基也答应了姚崇这十条。

唐明皇好道集奇人——从小说里能想到什么


姚崇的接任是宋璟。姚、宋两人都是治世的人才,只是两人的政治手段有所不同。姚崇更注重权谋,对他而言,治国御下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他可以不择手段;而对于宋璟来说,原则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规矩法度,是非曲直,皇子犯法也与庶民同罪。这里就要赞叹唐明皇李隆基的用人之‘明’了。李隆基正是发现姚崇执政过于「权变」,担心日久生弊,才会起用善于「守正」的宋璟,以此弥补姚崇的缺失,矫正朝廷的风气。如果说,‘善应变’的姚崇可以称为能臣的话,那么‘善守文’的宋璟就堪称贤臣的典范。
能臣贤臣姚崇、宋璟之后,权臣李林甫之前,李隆基还有一位铁骨铮铮的张九龄。《资治通鉴》评价张九龄是“事无细大皆力争”。如果是李隆基刚刚上皇帝那会儿,估计还容得下张九龄这个直谏之臣,可惜他当宰相已是开元末年,李隆基早已没有少年时的忍耐力,面对数十年开创的盛世,他早已信心爆棚,听不得逆耳的话了。
再说说这位武惠妃。 这位姓武的妃子深受宠幸,有儿子,有美色,又年轻,唐明皇就因为这个武妃,废黜了无子、失宠、色衰爱弛的王皇后。剧情是不是很熟悉?想当年,李隆基的爷爷李治,就是休了发妻王皇后,立了武媚娘。好巧不巧,这位姓武的妃子,正是当年那个武昭仪的侄孙女。历史七十年就一轮回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