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战还是毁灭?——金星生物武器史(2)
2023-11-29 来源:百合文库
首先解决的是病原体的储存和运输。以往的玻璃罐储存非常易碎导致疫情,所以后来开始使用钢制储存罐储存病原体。而病原体储存也普遍采用低温储存以保证平时大量储备以便不时之需。
此外各国对于新病原体的探索也在不断继续,各国的医疗队都在疫区时注意储存病原体样本以进行研究以试图寻找新病原体。此外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也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病原体去创造新病原体。
投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最初的投射方式依靠航空喷雾,然而航空喷雾通常效率较低且载机要长期暴露在敌军防空火力下。1935年四格弹被发明,空中投射生物武器的危险性得以下降。此外关于炮射和自推式的生物武器散布方式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到了1940年代各国已经形成了本国的生物武器投送体系。投送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1、航空兵投射:由战略轰炸机或战术轰炸机使用航空炸弹或者火箭弹(在1949年后增加了空射无线电指令制导导弹)向敌方城市散布病原体造成杀伤。
2、舰艇投射:由潜艇使用舰炮(1950年后采用上浮发射舰对地导弹)发射携带病原体弹头的导弹打击沿海城市
3、喷雾投射: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对付人防设施等掩体,在控制地表后向通风口喷洒生物战剂使得地下爆发传染病,由于地下设施空气流通性差且人员密集的特点这种打击方式往往最致命
在各国形成了这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后,生化平衡时代到来了。尽管中马莱国在1933年时上台了极右翼政党,但因为惧于生物武器威胁所以中马莱国的极右翼政权最终不愿发动战争转移矛盾。最终在1946——1950年内战中极右翼政权被推翻。
种族主义的理想
中马莱国的极右翼政党上台后,该国便开始研究能对特定人群进行打击的生物武器。他们把目标锁定到除马莱民族外的一切其他民族以试图打造一个“纯净的世界”,然而因为生物技术的时代所限,直至内战中马莱国也没有开发出理想中的定向打击式生物武器。然而研究的成果却在内战中失踪了。
饥饿的散播
艾尔迪亚帝国在研究生物武器时选择了间接杀伤的道路:与其杀人不如直接对敌国的第一产业造成致命打击以迫使敌方陷入饥饿和混乱,此外打击敌国第一产业可以为日后本国的农产品倾销开拓道路。所以艾尔迪亚的生物武器开发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边研究着如何高效散播病原体一边研究着如何饿死敌人。
从1930年代开始,帝国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先后将多种针对农作物的病毒成功将其武器化,到了1947年已经生产了共计3900发携带反农作物病原体的弹头。这些弹头一旦释放的话理论上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农业陷入瘫痪。
此外各国对于新病原体的探索也在不断继续,各国的医疗队都在疫区时注意储存病原体样本以进行研究以试图寻找新病原体。此外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也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病原体去创造新病原体。
投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最初的投射方式依靠航空喷雾,然而航空喷雾通常效率较低且载机要长期暴露在敌军防空火力下。1935年四格弹被发明,空中投射生物武器的危险性得以下降。此外关于炮射和自推式的生物武器散布方式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到了1940年代各国已经形成了本国的生物武器投送体系。投送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1、航空兵投射:由战略轰炸机或战术轰炸机使用航空炸弹或者火箭弹(在1949年后增加了空射无线电指令制导导弹)向敌方城市散布病原体造成杀伤。
2、舰艇投射:由潜艇使用舰炮(1950年后采用上浮发射舰对地导弹)发射携带病原体弹头的导弹打击沿海城市
3、喷雾投射: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对付人防设施等掩体,在控制地表后向通风口喷洒生物战剂使得地下爆发传染病,由于地下设施空气流通性差且人员密集的特点这种打击方式往往最致命
在各国形成了这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后,生化平衡时代到来了。尽管中马莱国在1933年时上台了极右翼政党,但因为惧于生物武器威胁所以中马莱国的极右翼政权最终不愿发动战争转移矛盾。最终在1946——1950年内战中极右翼政权被推翻。
种族主义的理想
中马莱国的极右翼政党上台后,该国便开始研究能对特定人群进行打击的生物武器。他们把目标锁定到除马莱民族外的一切其他民族以试图打造一个“纯净的世界”,然而因为生物技术的时代所限,直至内战中马莱国也没有开发出理想中的定向打击式生物武器。然而研究的成果却在内战中失踪了。
饥饿的散播
艾尔迪亚帝国在研究生物武器时选择了间接杀伤的道路:与其杀人不如直接对敌国的第一产业造成致命打击以迫使敌方陷入饥饿和混乱,此外打击敌国第一产业可以为日后本国的农产品倾销开拓道路。所以艾尔迪亚的生物武器开发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边研究着如何高效散播病原体一边研究着如何饿死敌人。
从1930年代开始,帝国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先后将多种针对农作物的病毒成功将其武器化,到了1947年已经生产了共计3900发携带反农作物病原体的弹头。这些弹头一旦释放的话理论上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农业陷入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