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东林党的所作所为令人匪夷所思(4)
更麻烦的是,万历还进一步发现这群士大夫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自私自利,他们废除了张居正以工商税为主的税赋制度,回归以征收农业税为主的旧制,导致刚刚好转的政府财政又开始捉襟见肘,且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
在当时,“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几乎成了这群士大夫无往不胜的理论法宝,“农本商末”在他们那里的解释就是你要增加农业税,可以商量,你要增收工商业税,休想!
可问题在于国家不能没有钱,赈灾、军饷、修河治水、官员俸禄哪一样不要钱?没钱就得歇业倒闭。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被文官集团把控的户部(管理外库,相当于财政部)不接受工商税,只收农业税。没办法,深感上当的万历只得创新工作方法,你外库不是不收工商税吗?行,老子自己收,重新开征工商税,并且新征矿税,钱款全部转入内库(皇帝的私人金库),这就是被士大夫批倒批臭的万历皇帝敛财之谜。
而实际上,这些钱万历并没有自己挥霍,由于当时农业税收不上几个钱,遇上灾荒战乱等紧急情况,户部没钱,就只会伸手找皇帝要,万历也从不吝啬,该给的一分没少。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一月,甘肃巡抚田乐上疏,因河西地区边疆用兵需数十万钱粮,户部没钱,请求拨内库,朱翊钧批复同意。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十二月,边饷再次告急,户部又拿不出钱,请皇帝拨内府库银,万历破口大骂户部官员尸位素餐,但钱还是给了。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四月,北部边疆兵饷告急,户部还是没钱,狮子大开口请拨内库百万两,万历气得把桌子都掀了,但最终顾及边情,这笔钱还是照数拨付。
由此可见万历兄真是不容易,知道那群只为自己不考虑国家的士大夫靠不住,只得背负敛财的罪名将工商税、矿税收入内府库银,为的就是以备不时之需,要真相信那群自私自利的王八蛋文官只收农业税,大明朝估计早就关门歇菜了。
争皇储一事后东林党真正成形。本来立太子是皇帝的家事,但东林党却硬逼着万历必须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且义正言辞地美其名曰自古长幼有序。其实,东林党之所以挑中朱常洛,遵祖制是假,朱常洛为人懦弱好控制才是真。朱常洛因为不是嫡出,虽然是长子,却一直不怎么受万历待见,万历更喜欢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东林党见缝插针,百般拉拢靠近朱常洛,不消几时,这位失意的皇长子就完全被‘雪中送炭’的东林党洗了脑,所以只要他被立为太子,东林党就有了稳固的靠山。
然而万历毕竟不是吃素的,从立皇储一事的争议中他便看出东林党这帮人野心不小,所以在万历二十二年阻击了顾宪成后,为了防止文官集团铁板一块被东林党完全控制,他开始着手分化文官集团,有意培养诸如浙党、齐党、楚党、宣党、昆党等其他政治集团与东林党对抗,以削弱东林党的势力,这就是明末党争的开端。
成功挑起党争之后,万历开始退居幕后,长期不上朝。因为此事,很多历史教科书说他不理政,其实是不对的,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他虽不上朝,却还是管事的。之所以退居幕后,一是可以看作对文官集团日益强势的无声抗议;二也可能是看穿了这帮文官都是疯狗,所谓狗咬狗,一嘴毛,挑起党争后退居幕后,坐山观虎斗才是上策。
在当时,“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几乎成了这群士大夫无往不胜的理论法宝,“农本商末”在他们那里的解释就是你要增加农业税,可以商量,你要增收工商业税,休想!
可问题在于国家不能没有钱,赈灾、军饷、修河治水、官员俸禄哪一样不要钱?没钱就得歇业倒闭。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被文官集团把控的户部(管理外库,相当于财政部)不接受工商税,只收农业税。没办法,深感上当的万历只得创新工作方法,你外库不是不收工商税吗?行,老子自己收,重新开征工商税,并且新征矿税,钱款全部转入内库(皇帝的私人金库),这就是被士大夫批倒批臭的万历皇帝敛财之谜。
而实际上,这些钱万历并没有自己挥霍,由于当时农业税收不上几个钱,遇上灾荒战乱等紧急情况,户部没钱,就只会伸手找皇帝要,万历也从不吝啬,该给的一分没少。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一月,甘肃巡抚田乐上疏,因河西地区边疆用兵需数十万钱粮,户部没钱,请求拨内库,朱翊钧批复同意。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十二月,边饷再次告急,户部又拿不出钱,请皇帝拨内府库银,万历破口大骂户部官员尸位素餐,但钱还是给了。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四月,北部边疆兵饷告急,户部还是没钱,狮子大开口请拨内库百万两,万历气得把桌子都掀了,但最终顾及边情,这笔钱还是照数拨付。
由此可见万历兄真是不容易,知道那群只为自己不考虑国家的士大夫靠不住,只得背负敛财的罪名将工商税、矿税收入内府库银,为的就是以备不时之需,要真相信那群自私自利的王八蛋文官只收农业税,大明朝估计早就关门歇菜了。
争皇储一事后东林党真正成形。本来立太子是皇帝的家事,但东林党却硬逼着万历必须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且义正言辞地美其名曰自古长幼有序。其实,东林党之所以挑中朱常洛,遵祖制是假,朱常洛为人懦弱好控制才是真。朱常洛因为不是嫡出,虽然是长子,却一直不怎么受万历待见,万历更喜欢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东林党见缝插针,百般拉拢靠近朱常洛,不消几时,这位失意的皇长子就完全被‘雪中送炭’的东林党洗了脑,所以只要他被立为太子,东林党就有了稳固的靠山。
然而万历毕竟不是吃素的,从立皇储一事的争议中他便看出东林党这帮人野心不小,所以在万历二十二年阻击了顾宪成后,为了防止文官集团铁板一块被东林党完全控制,他开始着手分化文官集团,有意培养诸如浙党、齐党、楚党、宣党、昆党等其他政治集团与东林党对抗,以削弱东林党的势力,这就是明末党争的开端。
成功挑起党争之后,万历开始退居幕后,长期不上朝。因为此事,很多历史教科书说他不理政,其实是不对的,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他虽不上朝,却还是管事的。之所以退居幕后,一是可以看作对文官集团日益强势的无声抗议;二也可能是看穿了这帮文官都是疯狗,所谓狗咬狗,一嘴毛,挑起党争后退居幕后,坐山观虎斗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