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隐藏规律(三)(22)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九:“高祖武皇帝十五中大同元年,东魏司徒、河南大将军、大行台侯景,右足偏短,弓马非其长,而多谋算。诸将高敖曹、彭乐等皆勇冠一时,景常轻之,曰:“此属皆如豕突,势何所至!”景尝言于丞相欢:“愿得兵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为太平寺主。”欢使将兵十万,专制河南,杖任若己之半体。
景素轻高澄,尝谓司马子如曰:“高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没,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子如掩其口。及欢疾笃,澄诈为欢书以召景。先是,景与欢约曰:“今握兵在远,人易为诈,所赐书皆请加微点。”欢从之。景得书无点,辞不至;又闻欢疾笃,用其行台郎颍川王伟计,遂拥兵自固。”
高澄想以高欢的名义发信骗侯景来诱杀侯景,没想到高欢并没有告诉高澄书信中暗记的事,被侯景看出破绽,侯景只能造反。
侯景一开始想获得宇文泰的支持,但宇文泰对他心怀戒备。不得已,侯景于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投靠南朝梁。由于梁武帝希望借侯景的力量北伐成功,所以接受了他的投降,给他很高待遇(梁书记载:高祖乃下诏封景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都督河南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如邓禹故事”)。高澄派大将慕容绍宗进攻侯景,梁派贞阳侯萧渊明支援,结果大败,萧渊明被俘。
正在此时,东魏提出和解。侯景感到恐慌。梁武帝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继续与东魏进行谈判。侯景假冒高澄写了一封信,提出以萧渊明交换侯景,梁武帝接受。侯景大怒,于是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