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古董局中局》读书笔记——求真:人活着,总得坚持一些看似愚蠢的东西(2)

我印象中,马伯庸还连载过一个类似的小说,大概的内容是以各类“笔”为题材的奇幻小说,后来找了一下是一本叫《七侯笔录》的书(原名《笔冢随录》,不得不说,还是原名带感),当我开始读《古董局中局》的时候,忽然觉得与这个记忆模糊的连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期间,还读了一段《风起陇西》,再又来听说马伯庸获得了人民文学奖,突然发觉这个我年少时以为的“异想天开大师”早已成为了真正的大师。
当然,单就《古董局中局》而言,我个人觉得马伯庸还是写中篇好些,长篇的话,感觉他还是有些力不从心。读《古》1的时候,感觉很惊艳,《古》2的时候,感觉程式化很明显,《古》3的时候,感觉是作者穷途末路的一个思变,《古》4的时候,我感觉已经是要为了结尾而结尾了,所以说还是写中篇的好,毕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对于故事
当然,就像简介里所说的,这确实是一部关于古董的百科全书,里面涉及古董的知识层出不穷,但反过来想想,毕竟这本书是一本小说,太多对古董知识的描述难免有掉书袋的嫌疑,同时也抹杀了小说应有的戏剧性以及节奏感,以至于在后段的阅读中,我选择大段的跳过古董的介绍与解释,虽然其中一些或许真的很有趣。

《古董局中局》读书笔记——求真:人活着,总得坚持一些看似愚蠢的东西


《古》1的故事很精彩,很有些《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感觉,其中的明眼梅花等江湖式的设定让我想起了老九门。《古》1的故事叙述明快,作者几乎是在带着你跑步,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很过瘾,仿佛自己和许愿一起在冒险一般。
《古》2是《古》1故事的延续,但是精彩程度已经不如《古》1,故事走向和人物遭遇都特别容易猜出来,作者仿佛在不断地暗示你:“看到没有,那个人就是反派”,“看啊,主角接下来要遭殃了”等等。总体故事的结构和《古》1十分类似,所以有些乏善可陈。结局也是《古》1的模式,少了一些新意。
《古》3,作者采用了第三人称的手法,当然这是一种视角上的创新与突破,整体的文风也都变了,完全的评书式笔调,让你不经想象,作者是不是一边在听评书,一边写作。同时,一般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大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以说整个故事几乎没有悬念。其中许一城奇迹般地没有死于乱军之中,也显得很突兀,并没有令人惊叹的效果,就连剧中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也随着作者“剧透式”的描写方法,让人猜到了历史原型。
《古》4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作者突然写不下去了,突然想完结了。整本书都是突然,突然出现的稀世瓷器、突然出现的另类哥哥、突然出现的决战,一切都显得突兀、突兀、突兀,好像作者还有什么要说,却觉得自己好像也说不出什么了,就这样吧,简简单单,就连老朝奉的洗白以及内鬼的设定都让我觉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古董局中局》读书笔记——求真:人活着,总得坚持一些看似愚蠢的东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