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2)
《三笑》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王(少泉)、谢(品泉)两派,其传人中蒋宾初、夏荷生、徐云志、刘天韵等各有特色,自成一派,均有影响。此书目经过几代艺人加工,创造了从书目名称到具体情节以“笑”为中心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人称“长脚笑语”。如以秋香的笑,唐伯虎误认为留情的“误会”;《追舟》中船老大唱“秋无花香”,唐伯虎听后失态的“巧合”;大踱、二刁和唐伯虎愚、智等的“对比”,不仅处处创造了笑的效果,而且突出了唐伯虎的才能和秋香的美貌,塑造了这对不受封建礼教束缚,选择美满婚姻的青年形象。同时,在《大闹明伦堂》等回目中,细致入微而又饶有趣味的描绘了彼时彼地的民风习俗。徐云志在弹唱这部书时,其唱腔突出一个“情”字,以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声腔,对书中人物唐伯虎、秋香、周文宾、王月仙等感情变化作了细腻的描绘,对祝枝山这个老生角色,又用一种“变腔”加以表现刻划,从而使这些人物的音乐形象,更为典型、鲜明、栩栩如生。
由此,徐云志的唱腔,被称为[徐调]。京剧、滑稽戏、锡剧、越剧均曾以《三笑姻缘》、《唐伯虎点秋香》、《王老虎抢亲》等名,加以移植、改编。
《三笑》刻本很多,确认为弹词本的主要有嘉庆七年(1802)吟香书房刻本,署吴信天编。据《弹词叙录》,吴信天即吴毓昌。
由此,徐云志的唱腔,被称为[徐调]。京剧、滑稽戏、锡剧、越剧均曾以《三笑姻缘》、《唐伯虎点秋香》、《王老虎抢亲》等名,加以移植、改编。
《三笑》刻本很多,确认为弹词本的主要有嘉庆七年(1802)吟香书房刻本,署吴信天编。据《弹词叙录》,吴信天即吴毓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