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小品】拜年(2)
“过年好过年好,来之前也不打声招呼。”
“我想着你们都放假在家就直接过来了,今天人还不少啊。”
满客厅的陌生面孔让我有点不太适应。我和小姑寒暄之余,时不时看向那边的人群,点点头或是咧咧嘴,好像我们之间都是老熟人了似的。孩子们似乎是迫于某种无形的压力,依旧低头埋首书山题海,不敢吭声。
“大年初二嘛,都来串门儿了。”
“对对对,都是亲戚,都是亲戚。”
小姑父也上来打圆场,并且带着我去沙发那边,安置在那堆陌生的亲戚里面,还一个劲儿跟我介绍:
“这是我大舅的堂哥,你得叫舅爷了。”
“这是你小姑三外甥女的四姨,你小时候她还去抱过你呢。”
“这是你堂表姐夫,还和你爸有交情来着。”
…………
……
“哦,哦……过年好,过年好……”
随着一声声千奇百怪的伦理称呼,我诚惶诚恐,点头哈腰。问我会不会抽烟,我说我不渴;问我结婚了没,我说我属猪的;问我做什么的,我说我不会抽烟。
其实亲戚这种关系,出了一定界限以后就会十分模糊,尤其在小县城里,几乎随便抓两个都能绕出一定的亲缘,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注:笔者亲身经历过,曾经在亲戚婚宴上遇到同班同学,并得知他是我的长辈……)
老实说,拜年会亲戚这种事,正是传统社会关系和现代社会关系碰撞的最坏结果:其他时候,你永远不会和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有什么交集,但又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下尴尬相处。
舒适的真皮沙发上,我却如坐针毡。
不知过了多久,一群上年纪的亲戚忽然注意到我——一个未曾开垦的话题处女地,于是便凑了上来,这个问我结婚了没,那个问我月收入多少,还有要给我介绍她同事的二伯的三舅母的小孙女……
“大过年的都不放松放松啊,孩子来串门还带功课。”
为了避开这些致命的话题,我赶忙把注意力引到那边认真用功的孩子们。毕竟比起我这么个大龄单身汉,下一代的教育显然更让他们关心:
“这不都是给逼得没办法嘛。”
“现在也不让去补习班,老师也不给补课了,来小二媳妇(小姑)家串门正好就给辅导辅导。”
“说实话年过不过都没感觉了,还不如趁这时候偷偷用用功。”
“孩子成绩好了,考个好学校才是第一位,别说咱们市里的学校,周边县城听说初中的重点班过年都没休息,这可真是马无夜草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