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口若悬河的背后,是一颗脆弱的心(3)
想保住这个位置,怎么办呢?想让王夫人改变主意,恐怕是不中用的了,这事情上毫无妥协余地,真是“内侄女儿倒成了外侄女儿”(第四十三回)了。
那就只有靠贾母了。于是,每每凶神恶煞的凤姐,在贾母身边总是扮演着一个的承欢尽孝的角色。
从第一次出场赞美黛玉就可以看到端倪。“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这一方面是凤姐看到了黛玉“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这“不足之症”的身体状况决定了其即使成为宝二奶奶也很难管家,所以要力挺黛玉;但更重要的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第三回)——最后还是落到了老祖宗身上。
至于平素与贾母的对话,经常是你来我往,幽默机智,好一似“子母哏”的相声段子,每每演出“众人已笑倒在炕上”(第五十回)的效果。顺便说一句,我们经常赞美贾母身上的生命活力,但客观地说,如果没有王熙凤的起承转合、彩云衬月,贾母生动活泼的形象总要些许打点折扣的。
但是尽管如此,贾母的喜爱和宠信,也并没有从根本上坚固凤姐在贾府杀伐决断、雷厉风行的地位。
老祖宗已经是一个“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会子就完了”(第三十九回)的角色,除了宝贝孙子宝玉受惊吓这类事能引起她老人家重视以外,很难指望她对家政再实施劳什子有效干预。
而且我们有时候很不厚道地想:贾母真正上心的恐怕只有宝黛,对凤姐也许并不是多么重视,只是愉悦于她的“开心果”效应,加之利用其不避怨嫌的特点——就像孔明对魏延“惜其勇,故用之”(《三国演义》一百零二回),才显得喜欢她罢了。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从“凤姐泼醋”、到邢夫人当众给凤姐没脸,老祖宗只是说了几句“和稀泥”的话。
那就只有靠贾母了。于是,每每凶神恶煞的凤姐,在贾母身边总是扮演着一个的承欢尽孝的角色。
从第一次出场赞美黛玉就可以看到端倪。“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这一方面是凤姐看到了黛玉“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这“不足之症”的身体状况决定了其即使成为宝二奶奶也很难管家,所以要力挺黛玉;但更重要的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第三回)——最后还是落到了老祖宗身上。
至于平素与贾母的对话,经常是你来我往,幽默机智,好一似“子母哏”的相声段子,每每演出“众人已笑倒在炕上”(第五十回)的效果。顺便说一句,我们经常赞美贾母身上的生命活力,但客观地说,如果没有王熙凤的起承转合、彩云衬月,贾母生动活泼的形象总要些许打点折扣的。
但是尽管如此,贾母的喜爱和宠信,也并没有从根本上坚固凤姐在贾府杀伐决断、雷厉风行的地位。
老祖宗已经是一个“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会子就完了”(第三十九回)的角色,除了宝贝孙子宝玉受惊吓这类事能引起她老人家重视以外,很难指望她对家政再实施劳什子有效干预。
而且我们有时候很不厚道地想:贾母真正上心的恐怕只有宝黛,对凤姐也许并不是多么重视,只是愉悦于她的“开心果”效应,加之利用其不避怨嫌的特点——就像孔明对魏延“惜其勇,故用之”(《三国演义》一百零二回),才显得喜欢她罢了。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从“凤姐泼醋”、到邢夫人当众给凤姐没脸,老祖宗只是说了几句“和稀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