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仍将继续!(四十五)(2)
约翰走出旅馆,向本该是商业区的地方走去。苏维埃将大部分企业收归公有,商品都在这里统一发放;个人手工业者等也都在这里出售产品。约翰照了几张照片,走到了一个摊贩面前:“您好,请问这些东西怎么卖?”摊贩抬头看了一眼,笑了笑:“您不是本地人吧?口音不像,这问法也不像。”“没错,我是从哥伦比亚来的记者,”约翰拿出笔和纸,“介意我问您几个问题吗?”“来到乌萨斯的就都是客人,”摊贩抬头看了看太阳,“反正现在也没几个人来买东西。您问吧。”“您对现在的乌萨斯怎么看?”“看看那边你就知道了,”摊贩指了指远处的工地、医院、学校、工厂、发电站,“公立教育,贫民窟的孩子也能上学了。”“哥伦比亚也有公立教育,为什么你们会认为现在的乌萨斯比哥伦比亚等国都要好得多呢?”“哥伦比亚什么底子,乌萨斯什么底子啊。他们光明正大地老板手里收税能收多少,狗皇帝就从农民手里抢多少,这能一样吗。
”“您对乌革怎么看?”“他们当中有真好人,也有伪君子,但我知道,最高苏维埃……zx团来着吧?他们不坏,乌革就坏不了。”“有人觉得精英注重效率,普通人才注重公平。您怎么觉得?”“嘿,少瞧不起人。你们全哥伦比亚工人都不干活三天,看那些狗屁精英是不是得跪下来求着工人👴上工。”“您相信萨布林口中的那个伟大理想终将到来吗?”“我……嘿,反正现在够好了,”摊贩笑着挠了挠头,“我也看不到,但总有会看到的。咱为它铺好路就好了。”
约翰采访了一些普通人,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有时也有一些抱怨,但是脸上仍旧挂着笑容。约翰又仔细观察了他们的生活,比刻板印象中的乌萨斯好得多。他们心中对未来的向往和乌革的理论冲击了哥伦比亚“贫穷都是因为懒惰”的观念。总而言之,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见闻给约翰很多新的感受。在让社会变得更好的方法中,乌革的道路越来越吸引他了。
乌兰乌德
咚咚咚。吱呀。“同志,我是从西边来的,”一个文艺工作者装扮的人敲开了一户集体农庄中农户的门,“走了太久,水喝完了,可以在这里歇歇吗?”“进来吧,同志,”农户打开了门,“远道而来的朋友,也不容易。”
进门后,农户倒了杯水递了过去:“您是从哪来的,同志?”“托木斯克,来这边收集些素材,这里毕竟是一切开始的地方嘛,”这人喝干了水,“报纸上写着乌兰乌德新式农庄大丰收,真的假的啊?”“这事啊,说真也真,说假也假,”农户乐呵呵地灌满了这人的水壶,递给了他,“您可别去外面乱讲啊,我就和您一个人说实话。”“那是怎么个假法呢?”“我们是丰收不假,可就连我们都从没见过这么丰收的时候,怕把这数报上去,波里斯同志不信,就少报了点。不过粮食可都是实打实地放在了粮仓里,我们可没敢偷啊。萨布林同志先给地又给工具粮食,我们可不能没良心。”
还真是出人意料。这人拿起水壶,向农户表示感谢后离开了,向北边走去。那边是波里斯工作处在的地方。
”“您对乌革怎么看?”“他们当中有真好人,也有伪君子,但我知道,最高苏维埃……zx团来着吧?他们不坏,乌革就坏不了。”“有人觉得精英注重效率,普通人才注重公平。您怎么觉得?”“嘿,少瞧不起人。你们全哥伦比亚工人都不干活三天,看那些狗屁精英是不是得跪下来求着工人👴上工。”“您相信萨布林口中的那个伟大理想终将到来吗?”“我……嘿,反正现在够好了,”摊贩笑着挠了挠头,“我也看不到,但总有会看到的。咱为它铺好路就好了。”
约翰采访了一些普通人,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有时也有一些抱怨,但是脸上仍旧挂着笑容。约翰又仔细观察了他们的生活,比刻板印象中的乌萨斯好得多。他们心中对未来的向往和乌革的理论冲击了哥伦比亚“贫穷都是因为懒惰”的观念。总而言之,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见闻给约翰很多新的感受。在让社会变得更好的方法中,乌革的道路越来越吸引他了。
乌兰乌德
咚咚咚。吱呀。“同志,我是从西边来的,”一个文艺工作者装扮的人敲开了一户集体农庄中农户的门,“走了太久,水喝完了,可以在这里歇歇吗?”“进来吧,同志,”农户打开了门,“远道而来的朋友,也不容易。”
进门后,农户倒了杯水递了过去:“您是从哪来的,同志?”“托木斯克,来这边收集些素材,这里毕竟是一切开始的地方嘛,”这人喝干了水,“报纸上写着乌兰乌德新式农庄大丰收,真的假的啊?”“这事啊,说真也真,说假也假,”农户乐呵呵地灌满了这人的水壶,递给了他,“您可别去外面乱讲啊,我就和您一个人说实话。”“那是怎么个假法呢?”“我们是丰收不假,可就连我们都从没见过这么丰收的时候,怕把这数报上去,波里斯同志不信,就少报了点。不过粮食可都是实打实地放在了粮仓里,我们可没敢偷啊。萨布林同志先给地又给工具粮食,我们可不能没良心。”
还真是出人意料。这人拿起水壶,向农户表示感谢后离开了,向北边走去。那边是波里斯工作处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