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同人】我走过百千万次死亡——华法琳口述实录(11)
说是整理笔记,其实也是为了整理心情。几百年来我也经历过不少对血魔的围猎,有时候追捕可能长达数年之久,但没有一次像那一路走来经历的那样泄气,有一点那种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转瞬都不被人承认的感觉。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变得像现在这样成熟洒脱,一个不注意就会掉进那种自证不吸血杀人的陷阱里,那种质问的套路到今天还会听到:你们血魔就是靠吸血杀人的,你又证明你没有靠治病来吸别人的血?你又怎么证明你不会为了吸血而杀人?这些诘问回答不得,它们没有止境,只会逼到你把自己剖得血肉模糊。想通这一点后,我就终于能投身去整理我学到的一切了。
整理笔记的工作并不容易,因为笔记记录下的只是一种经验,只有将它们理论化了,治疗方案能够重复在其他病人身上,制药方法能够重复为不同的药师所实践,它才能化作踏实的文字和知识。所以我的写作生涯常常是写几年原稿,然后在出去找几年的书和病例,再回来接着写几年原稿。我的大部分著作的初稿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它们融合了古老的智慧与经验,用当代的医学理论重新阐发,然后投入到学界中,引发巨大的震荡!
——当然,医学书籍的出版并不那么容易,或者说,我没有把它看得那么容易。毕竟像我这样老而不僵的长生种,对时间的概念难免有些迟钝,我觉得可能还能起作用的知识和经验,可能已经不适用现在的病例了,这一点我也算是有自知之明。而且一些治疗方案我只在有限的几个病例上试验过,要想公开介绍他们还需要足够的临床试验,来证明他们的效用。
所以消失许久的血魔游医又重新出现在泰拉之上, 这一次她带着过去被视为禁忌的知识,拜访每一位医学巨匠,用充斥着邪魔歪道的低语引诱他们堕落,开展惨绝人寰的人体实验,将歹毒的咒术散播到泰拉的大地上。——这样的传言就伴随着我这次复出始终,大多数都是我没有拜访的医生编造出来的。因为他们嫉妒我将那些轰动医学界的知识分享给了他们以外的人。变成这样的结局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我也不是慈善家,只能去挑选最能帮助我去验证我的理论的人来合作。总之,我带着手稿去拜访了一些医学专家和医院,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寻求合作,在合适的病人身上逐步试验一些治疗方案。事实证明我的研究成果还不算差,我给他们一部分手稿后,往往只需要一个晚上,他们就会被我的智慧所折服,激动地同我探讨里面的理论和学说,帮我完善原稿没有提到的内容,协助我设计临床试验。
而我也会慷慨地在书中感谢他们的协助,并在作者栏上写上他们的名字,至于我自己,随便写个名字就好了。
我认识凯尔希医生差不多也就是那个时期的事情。我们在一次医学会议上偶然坐到一起,她知道我正在就一本新书征求同行的意见,就和我长谈了一次。与其说她是在提出建议,不如说她只是在随手翻书的谈话中就把我想研究的整个理论的方向全部勾勒出来,涉及到跨学科的重要问题也一并回答得七七八八,我的工作一瞬间就从开拓一个新领域变成了在凯尔希医生的指导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人我是敌不过了。
整理笔记的工作并不容易,因为笔记记录下的只是一种经验,只有将它们理论化了,治疗方案能够重复在其他病人身上,制药方法能够重复为不同的药师所实践,它才能化作踏实的文字和知识。所以我的写作生涯常常是写几年原稿,然后在出去找几年的书和病例,再回来接着写几年原稿。我的大部分著作的初稿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它们融合了古老的智慧与经验,用当代的医学理论重新阐发,然后投入到学界中,引发巨大的震荡!
——当然,医学书籍的出版并不那么容易,或者说,我没有把它看得那么容易。毕竟像我这样老而不僵的长生种,对时间的概念难免有些迟钝,我觉得可能还能起作用的知识和经验,可能已经不适用现在的病例了,这一点我也算是有自知之明。而且一些治疗方案我只在有限的几个病例上试验过,要想公开介绍他们还需要足够的临床试验,来证明他们的效用。
所以消失许久的血魔游医又重新出现在泰拉之上, 这一次她带着过去被视为禁忌的知识,拜访每一位医学巨匠,用充斥着邪魔歪道的低语引诱他们堕落,开展惨绝人寰的人体实验,将歹毒的咒术散播到泰拉的大地上。——这样的传言就伴随着我这次复出始终,大多数都是我没有拜访的医生编造出来的。因为他们嫉妒我将那些轰动医学界的知识分享给了他们以外的人。变成这样的结局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我也不是慈善家,只能去挑选最能帮助我去验证我的理论的人来合作。总之,我带着手稿去拜访了一些医学专家和医院,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寻求合作,在合适的病人身上逐步试验一些治疗方案。事实证明我的研究成果还不算差,我给他们一部分手稿后,往往只需要一个晚上,他们就会被我的智慧所折服,激动地同我探讨里面的理论和学说,帮我完善原稿没有提到的内容,协助我设计临床试验。
而我也会慷慨地在书中感谢他们的协助,并在作者栏上写上他们的名字,至于我自己,随便写个名字就好了。
我认识凯尔希医生差不多也就是那个时期的事情。我们在一次医学会议上偶然坐到一起,她知道我正在就一本新书征求同行的意见,就和我长谈了一次。与其说她是在提出建议,不如说她只是在随手翻书的谈话中就把我想研究的整个理论的方向全部勾勒出来,涉及到跨学科的重要问题也一并回答得七七八八,我的工作一瞬间就从开拓一个新领域变成了在凯尔希医生的指导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人我是敌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