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世界,但可以有两个光辉(20)
所以,人的意识运动来源于矛盾运动,意识的内容也只能是矛盾的一部分,在我和非我的自我意识矛盾当中,我不是我,我即世界;主观能动性来源于力,力是物质的客观能动性,而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是在力的引导之下的“错觉”;逻辑的水平方向指向前进的方向,指向历史必然,世界在自以为是和无可置否的必然当中前进。
一个猜想:世界的未来可能也要像湖面一样回归平静。在未知的终点之前,物质相互远离,运动的波动性减小,路线趋直,而速度加快。这样,我们还是看不到湖面最终平静下来的样子,而这也意味着将不再只有“石头”一个未知物,而是整个湖面都应该处在一个更高层次的世界当中。
阿仁这几年来对世界本质的所有思考最后就浓缩在上面这几段话里了,所谓大道至简吧。不过,我们把书先看厚、再看薄之后,最终目的还是要重新向前、向上进行建构和发展,迎接未来的到来。
发展波的简化——倒金字塔模型:
我们可以把波的“逐级传递”看作是金字塔的层层搭建,越次级的波对应于金字塔的越上层,这样对波形进行简化更便于人类意识进行理解和表达。不过这个金字塔是倒过来的,较窄的底层还是支撑着较宽上层,因为至少在我们看来,世界是发散的,底层难以理解的基本规律在形式上却很简洁,而在发散过程中逐渐变得纷繁多样。
于是我们可以先来尝试按照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顺序从下往上建构认知金字塔。首先,最底层的认知支点是基本的感官知觉,还包括一些直觉和本能,我们称之为认知底层;然后往上是对人与世界的基本的哲学思考,并伴随着艺术、数学以及科学的诞生,这是哲学底层;再往上走,逐步发展出理念和基本的道德,比如世界观方面的理念如天人合一、宗教理念等等,以及人文理念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等,这一层里包含的内容因为价值判断的产生而开始快速增加,所以称为理念层或者价值底层;再往上就是各种规约性的价值观念、制度和法律法规,包括道德的主体内容、各种制度、各种主义等等,称为价值层;最上面一层,包括所有日常生活中局部的、个体的、具体事务中的各种规约和价值观念,以及以后的建构,都简称为顶层。我们把顶层和价值层统称为上层建筑或上层认知。具体的层次划分可以有粗有细,不是那么界限分明,但重要的是它对人类思考和实践的巨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