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开:镰仓破,过眼荣华俱尘土(5)
镰仓幕府的灭亡,是日本古代社会的大事件,其反映了日本从大官僚大贵族封建主统治的早期封建国家向中小封建主为社会基础的军事封建集团统治的中期封建社会转换这一历史大趋势。检讨其原因,固然有蒙古袭来的外因,御内人弄权的内因,然而仔细讨论起来,其实都不是主因。依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天下兴亡变迁无非一句话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配与否。
日本镰仓时代是生产力不断进步的大发展时期。随着农村铁制农具的普及,牛马耕种的实施,水车灌溉等农耕技术的进步,收成大幅增加。广大农村采取了一年两茬不同作物的农耕方式,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对提高。这其中较为富裕的中上阶层逐渐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顺势开始从事商品流通的活动。
初步呈现的商品经济社会环境,自然而然地生发出了定期集市和自由贸易,打破了封闭的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贸易壁垒,经济流通逐步扩展到了更加广阔的范畴与地域。幕府与中原大陆之间频繁的贸易活动而引入的海量宋元货币,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与此同时,创建幕府而取得统治地位的上层武士并没有彻底剥夺京都公家贵族的政治权利,其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消减朝权势力的实力基础,危急时不惜像承久之役一样动用战争手段。另一方面,占据幕府上层的北条得宗窃据幕政,跟六波罗平家一样并没有可作为坚强支柱的意识形态来支撑自己的统治,只能借助公家政权的威望来维护自身权威。
这样的政治构建,恰如滔滔江流之上的泥足巨人,江河日下而土崩瓦解,政权消亡也就成了命定的结局。
自古无万寿无疆之君王,自古无长生不灭之国家,唯不断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日变之生产力,国家才能立足繁荣昌盛而长治久安。
唯改革能治国,唯开放能安邦。道理其实都很简单,只看肉食者爱听不爱听罢了。
说得再直白一点,国治与邦安,要看与肉食者自身的利益目标是不是在同一条道路上。
可惜,这世界上屡见不鲜的反倒是,
“我们死后,将会洪水滔天。”
(第三十八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