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前篇)肯·罗伯森篇06(12)
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调单兵作战效能,一个步兵除了对付传统作战目标外还能实施反坦克作战。他们在1964年率先定型装备了一次使用不占编制的全备质量仅有2.36kg的M72单兵反坦克火箭。并成为世界装备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之一。
中国从越南战场上获得了M72,并于1966年开展了自己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研究。1969年珍宝岛保卫战爆发,大大加快了研制进度,1970年定型了1970年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它质量轻,战斗全重2.48kg(发射基型破甲弹的69-1式火箭筒战斗全重就达到7.85kg),便于步枪手携行使用,战时可以作到人手一具,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反坦克火力密度。但是由于当时我国不能大量提供制造发动机所需铝材以及当时击发机存在可靠性问题,因而未能及时投入生产。1974年改进定型了70-1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随即投入了批量生产,一直生产到80年代初。但是由于口径小,破甲威力只有100mm/65°,不能击穿当时主要威胁T72坦克,没有取代69-1式成为主力装备。
PF89式火箭筒不占编制,携行方便
70式单兵火箭筒的研制虽然不算成功,可是通过研制,中国积累了单兵火箭筒的技术,为为PF89式单兵火箭筒成功研制打下了基础。
到80年代,坦克装甲防护性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以80年代主装备坦克为例,苏联T72、美M1、西德豹2均采用了具有不同夹层材料的复合装甲,其正面装甲大约相当于180mm/68°均质装甲,原来的100mm/65°的破甲弹很难对其正面实施有效攻击。1990年,安徽江北机械厂于研制出一次性使用的新单兵反坦克火箭,命名为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代号PF89-80-1,同年装备部队。研制该弹过程中,研究成果也衍生出69- III型破甲弹,使老装备69-1火箭筒能够应对T72等坦克,从而得以继续装备。
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由包装发射筒、火箭弹和塑料光学瞄准镜组成。它是一种附加装备,不占编制,步兵、炮兵、装甲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都可使用,发射筒上还有非常人性化的简要说明图,战时还可装备民兵,人手一具,形成高密度的反坦克火力。发射筒也是包装筒,给使用带来了方便。发射筒前后置有防震圈,使武器在勤务过程中得到保护。
中国从越南战场上获得了M72,并于1966年开展了自己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研究。1969年珍宝岛保卫战爆发,大大加快了研制进度,1970年定型了1970年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它质量轻,战斗全重2.48kg(发射基型破甲弹的69-1式火箭筒战斗全重就达到7.85kg),便于步枪手携行使用,战时可以作到人手一具,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反坦克火力密度。但是由于当时我国不能大量提供制造发动机所需铝材以及当时击发机存在可靠性问题,因而未能及时投入生产。1974年改进定型了70-1式62mm单兵反坦克火箭,随即投入了批量生产,一直生产到80年代初。但是由于口径小,破甲威力只有100mm/65°,不能击穿当时主要威胁T72坦克,没有取代69-1式成为主力装备。
PF89式火箭筒不占编制,携行方便
70式单兵火箭筒的研制虽然不算成功,可是通过研制,中国积累了单兵火箭筒的技术,为为PF89式单兵火箭筒成功研制打下了基础。
到80年代,坦克装甲防护性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以80年代主装备坦克为例,苏联T72、美M1、西德豹2均采用了具有不同夹层材料的复合装甲,其正面装甲大约相当于180mm/68°均质装甲,原来的100mm/65°的破甲弹很难对其正面实施有效攻击。1990年,安徽江北机械厂于研制出一次性使用的新单兵反坦克火箭,命名为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代号PF89-80-1,同年装备部队。研制该弹过程中,研究成果也衍生出69- III型破甲弹,使老装备69-1火箭筒能够应对T72等坦克,从而得以继续装备。
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由包装发射筒、火箭弹和塑料光学瞄准镜组成。它是一种附加装备,不占编制,步兵、炮兵、装甲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都可使用,发射筒上还有非常人性化的简要说明图,战时还可装备民兵,人手一具,形成高密度的反坦克火力。发射筒也是包装筒,给使用带来了方便。发射筒前后置有防震圈,使武器在勤务过程中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