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良《三国•十虎战曹彰》(5)
曹彰从小就知道了赵云这样的大名,而且心里也很钦佩他,信服他浑身是胆,是个常胜不败的大英雄。赵云的形象在曹彰的心目中是十分高大的。但此时他见的赵云却是一员身材矮小的白袍将,感到与自己心目中的赵云对不起号来。心想,象他这样的年纪,即便浑身是劲也好不到哪里,须髯苍白,人又瘦小,岂能与我交战,仗没打,先已看轻几分。便问道:“来将叫甚名姓?”
“小国贼听了,本将乃常山赵云。”
曹彰略带三分鄙视,喝道:“姓赵的有多大本领。只管马前使来!”
何等倨傲!赵云数十年来之所以能立足于不败之地,除了武艺超群,足智多谋以外,还有一点也是个不小的因素,那就是往往被对手轻视。初次相遇的敌将看他生得并不高大魁梧,便有轻敌之心,包括曹彰在内,使赵云有机可乘。赵云对这种心理状态碰得多了,时几为己所用。便起鼠白烂银枪向曹彰劈面刺去,“小国贼看枪!”
曹彰急起画戟迎之,“赵云且慢!”架了上去。只听得一声“啡”,扑了个空,分明一枪向面门刺来,定睛看时却不见枪头。
“小国贼看枪!”
曹彰见枪又向腹部刺来,不及思索,急忙招架,“赵云慢来!”可又架了个空。感到奇怪:怎么老是碰不到他的家伙,这是怎么回事?
不容他多想,赵云的枪头直朝他左边肩窝中捅去,“小国贼去罢!”
曹彰连续两次没能碰到他的枪,心里有点发悚,不敢再生轻视之心,全神贯注来交战,立即向左去挡银枪。
可赵云的枪头已经到了他的右肩前,“小国贼去吧!”
我们形容战将施展武艺时,往往是心到手到,这样就能得心应手了。然而,心与手实际上并不是在同一时间里完成某一动作,常常有一段极短的空隙,这就是时差。比如曹彰看到赵云的枪头朝左来,脑子里马上显示出了画戟朝左抵挡的“信号”,几乎与此同时,双手得到了这个“指令”,并完成了这个动作。而当双眼看到银枪往右来时,脑子里又显示了向右的信息,可双手仍在左边,尽管双手紧接着完成了向右的动作,实际上比脑子慢了一瞬间,虽然这一瞬间的确是“一瞬间”。赵云就是把握了敌将的这种时差来变化枪志迷惑敌将的视觉。
总之你向上,他往下,你朝左他往右,前后左右上下连发一个不住。‘啪……”一枪连一枪,一枪比一枪快,但决不让曹彰招架到他的枪头,要是曹彰稍一疏神,立即中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