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宿命论(2)
即使在最精密的科学实验中我们对于实验“原因”所导致的“结果”也没有办法做到百分百的确定,所谓“百密一疏”即是如此。于是我们便可以驳斥第二个观点,人的所谓“宿命”是没有定数的,因此人的一生中充满了不确定的遗憾。生于平庸不一定终于平庸,这也正是生命精彩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与天斗其乐无穷”并且获胜的机会。
但这机会绝不是通过问鬼神来利用的。人类诞生之初并非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但得以长久的在地球上生存和进化的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可以适应环境并能动的改造环境,与人类相似甚至能早诞生的物种,大都或因着环境的改变而灭亡(如恐龙)或仅为了适应了环境而变化而没有发生进化(如蟑螂),这并非是由于自身强弱与否的条件的。就算放眼历史,划粥割齏的范仲淹,茕茕孑立的李密,都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例子。他们做的是竭尽全力,把那不确定的概率从百分之一做到百分之九十九。最后,生之轨迹有时或许是难以更改的,但不是不能更改的,更不是可以诉诸鬼神的;其要靠的是因势利导和加倍的努力。
生而强者也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也不必自悲,宿命并非定数,人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皆是“未可知也”。这不也正是生命的魅力所在吗?
(正文共852字)
2021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