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策】彼岸(3)
最终庞统俯首称臣,他虽对赵祯不忠,但绝对忠于大宋,又岂可让外敌侵犯边境?
离开太庙之前,庞统看向公孙策,绛紫色的官服更显得那人清秀绝伦,而那人也正看着他,露出欣慰的笑容,庞统有瞬间的失神。
等他到了边关,辽军早已撤兵,庞统才明白公孙策笑容背后的含义,他被算计了!
他当初指证小风筝,除了洗脱自己的嫌疑之外,更多的则是妒恨,他不想公孙策的身边有任何女子!未曾想公孙策利用这个机会,让小风筝去辽国找耶律文才,借兵来牵制他,这一盘棋,赌注太大,一子错即可输千盘。公孙策懂他,明明是险棋,他却出奇制胜的赢了。
公孙策,这江山我可以舍弃,而你,我绝不放手!
风波过后,庞统交出兵权归隐,公孙策则辞了礼部侍郎一职。自古伴君如伴虎,历朝历代都是亘古不变的定律。自天芒事件后,公孙策深知,从前那个仁厚的皇帝已不复存在,能登上帝位坐拥天下之人从来都不是善类。赵祯多方挽留无果只得随他意。
包拯再度跳崖后回了庐州,小蛮陪伴左右,两人过着平常人的日子,不用背负着天下第一聪明人的头衔,他刚直不阿,官场并不适合他。展昭则和白玉堂游历江湖,打抱不平,好不惬意。
公孙策在京郊开了一间东篱书院,每日便教孩童识字,背诵课文。庞统自书院开设的第二天便来了,自此成了书院的常客,风雨不改,俨然成了书院的半个主人。公孙策在教书,他在院落中的石桌旁静静坐着,看向公孙策的目光款款温柔,笑意盎然。待公孙策闲时还会教孩子们简单的拳脚功夫,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到了傍晚时分,庞统留下两名飞云骑守着书院,自己回了王府。
庞统如此这般,公孙策是何等玲珑心思,又怎会不知庞统对他的情意,但他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公孙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读圣贤书,深谙孔孟之道,恪守三纲五常。这样有悖伦常的感情,纵然两人心意相通,他们真的可以无畏无惧的在一起吗?世人该如何看待?他没有展昭和白玉堂江湖儿女般的洒脱和直率,他顾虑的东西太多。
公孙策知道庞统在等他,等他正视这份情的那天。未来太遥远他无法预料,公孙策能把握的,是眼下他们这状态,他不挑明他便不道破,对他来说足够了,其它的他不敢奢求。之于这异样的情愫,他自认隐藏得很好,殊不知送走小风筝前夜,被她一语点破,那个冰雪聪明的女子,留在了北国,与南院大王耶律文才缔结良缘。
平静的三个月后,边关风云再起,西平王李元昊在兴庆府称帝,国号西夏,并向宋宣战,带领五万大军抵达雁门关外,朝野上下一片震惊。更有传闻李元昊欲与大辽联姻,合谋共夺大宋江山。那天,庞统没有来书院。公孙策心如明镜,庞统,自然不会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