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3)
丧期结束已是1068年。苏轼三十二岁,他娶了王闰之,王弗的堂妹,随后返京。这时王安石上台了,他推行了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诸如募役法、保马法、青苗法,他的本意是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可是实际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文臣极力反对,却逐一被降职,贬谪。苏轼向皇帝上万言书也并没有什么用,反而被罢黜到杭州任通判。之后,他陆续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太守。
1079年8月,苏轼在一封奏章上直接明斥当政的小人,小人们于是四处搜索他的诗文,揣测诗中的藐视朝廷、忤逆新政的蛛丝马迹,以此打击他,苏轼被捕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被审讯了四个多月,经过多方努力才得以从轻发落,被贬谪黄州。
第三阶段,日益豁达的老年。
1086年,宋哲宗即位,太后摄政,苏轼五十岁了,他被调回京城连升几级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官居三品。为皇帝草拟圣旨四年,还为皇帝讲学。这时苏氏的地位和名气都达到了极点,高处不胜寒,他萌生了退意,坚决求去,于是被派往杭州任太守。在杭州,他建了许多大工程,清理运河,建造苏堤等事情还未完成,就被调回京城。太后想把他提为宰相,却又遭到狱吏的弹劾,他又请求外放,于是被派到扬州任太守,后来又回京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总之,跌跌撞撞。
1093年,王润之去世,太后也逝世了。苏轼温柔体贴的妻子没有了,保护神也没有了,小人重新当政,又对儒臣进行猛烈的迫害。此后苏轼不是在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先是被贬到惠州,之后是贬到海南儋州。好在一路上有王朝云和儿子的陪伴,只是王朝云在惠州时香消玉殒,苏轼又失去了他的红颜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