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个人学习用】·鲁迅· 小说集 《呐喊》 风波(8)

2023-07-18 来源:百合文库
注释:
⑴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〇年九月《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
⑵伊的儿媳:从上下文看,这里的“儿媳”应是“孙媳”。 
⑶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指小说《三国演义》。金圣叹(1609—1661),明末清初文人, 曾批注《水浒》、《西厢记》等书,他把所加的序文、读法和评语等称为“圣叹外书”。《三国演义》 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后经清代毛宗岗改编,附加评语,卷首有假托为金圣叹所作的序,首回前亦有 “圣叹外书”字样,通常就都把这评语认为金圣叹所作。 
⑷张大帅:指张勋(1854—1923),江西奉新人,北洋军阀之一。原为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 他和所部官兵仍留着辫子,表示忠于清王朝,被称为辫子军。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他在北京扶持清废 帝溥仪复辟,七月十二日即告失败。 

【个人学习用】·鲁迅· 小说集 《呐喊》 风波


⑸十八个铜钉:据上文应是“十六个”。作者在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致李霁野的信中曾说: “六斤家只有这一个钉过的碗,钉是十六或十八,我也记不清了。总之两数之一是错的,请改成一律。” 
⑹据《鲁迅日记》,本篇当作于一九二〇年八月五日。
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
《风波》这篇小说围绕“辫子”的有无展开情节,事件的起伏跌宕。人物的感情变化,在结构上完整地遵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的程序演进,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又“注彼而写此”,场面不大,个个人物鲜灵生动。小说最后写“伊裹脚”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样子,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且留下深长的余味,其精警深刻,发人深思。

【个人学习用】·鲁迅· 小说集 《呐喊》 风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