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不成蚀把米
依然是明代,通州有个叫苏广的,和儿子一起从松江贩运梭布到福建去卖。那时候松江的梭布是名牌,松江府也还不是现在上海市下辖的松江区,上海开埠得三百年以后。苏广父子卖了布,银子到手,便往回返。路上遇到一个叫纪胜的人,说自己也是通州的,只是不在一个县里,说话口音都一样,同样从福建卖布回来。
这不巧了嘛,他乡遇同乡,还是同行,自然是倍感亲切呀。这纪胜年纪小,见人苏广生意做的比自己大,挣得比自己多,有意攀附,把自己那二十多两银子也寄放在苏广的箱子里。年轻人嘛,体力壮就要多干活,一路上小心伺候,混的就跟自家人一样。
那时候没长途汽车更没高铁,福建到通州路途遥远,一天也赶不了多少路程,得走几个月的。天天的跟人家一起赶路,时间长了,纪胜这年轻人看苏广生意大,本钱多,心理上就不平衡了。心理一不平衡,渐渐就生出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