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
寒假前,我把《之乎者也》――像《初中古文大全》一样的东西――带到了学校,因为刷模拟题时发现自己不会背《醉翁亭记》。想着背了《醉翁亭记》,顺捎把初中的文言文和古诗都复习一下。
于是每天晨读,我开始背诗。有一天,我翻到了《观刈麦》那一页,这诗蛮长的,而且有很多生僻字,但我一直记得它。
或许是因为作者深切同情那些劳动人民吧。
我开始诵读。
“观刈麦,白居易,东临碣石……西八,错了。”
我低头看着书,开始读: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不知怎么,再次读起这诗,我竟无法感觉到什么“深切同情”了。同情,自然是有的。然而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有多少愧疚呢?不过愧疚一日罢了,不是照样“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不能忘,也不过记了一日罢了,这实在算不上“深切”!
不觉有些生气,我冷眼看着这诗后的赏析。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良心……人道主义精神……”
倒显得他自己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