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皇帝才是称职的皇帝?(6)
虽然皇帝上文化课的“制度”,在唐朝就出现了,不过那时候都是临时的。到了宋朝呢,这就真的成了一个经筵制度,加上宋仁宗继位时,年龄尚小,国家大小事儿都由太后与官僚操心,所以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果你认为给皇帝上课时,大臣们都是诚惶诚恐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给宋仁宗授课的,可都是些文化水平极高的大学士们,他们教学的时候是一板一眼,没有半点含糊,碰到宋仁宗上课走神儿,还会一本正经的站在那里,等着宋仁宗回过神来后继续讲解,当讲到昏君亡国的部分,也会反复阐述,唯恐皇帝不放在心上,如此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自然是给小皇帝宋仁宗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这种经筵制度,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毕竟从思想上,为皇帝接受共治埋下了伏笔。
这种长期存在的经筵制度,也逐步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方面,师生之间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使皇帝与士大夫之间,不仅是君臣关系,也成了“被传道者”与“传道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现在的师生关系。宋朝的官僚士大夫呢,就把为皇帝授课的经筵讲官,给神圣化了,认为他们是“道”的化身,而非普通的臣子。这也就使宋仁宗后期的执政过程,在思想上受到了约束。另一方面呢,宋仁宗从小就接受官僚士大夫那套,尊师重道、虚心纳谏等,一系列治国理念,这无疑把诸多束缚加在了宋仁宗的身上,皇帝受到的约束多了,也就变得畏手畏脚了,也不敢有丝毫越矩的地方。典型的案例是,宋仁宗在位多年,想吃个漕淮的白鱼,还要受制于儒家规范,先是通过皇后之口,然后由后宫大臣的夫人送过去。可以想象,皇帝吃个喜欢的食物都要偷偷摸摸的,更何况是朝堂的事儿呢。
当然,仅仅通过经筵制度,完全达到共治的局面也不现实。在宋朝,君臣共治还牵涉到“台谏制度”,其实就是纪律检查的一套制度。“台谏”呢又分为御史台和谏院,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贪污受贿和徇私舞弊的情况,这类官员称作“台官”。谏院呢,则主要负责给皇帝和国家提意见,遇到问题直接进言,这类官员被称为“谏官”。但大家要注意,“台谏”制度并不是宋朝初创的,而是从秦朝就开始了,只是当时设置的是“谏大夫”,而唐朝也有专门的“谏议大夫”。宋朝之前的台谏系统是隶属于宰相的,宋朝开始,台谏系统才不受宰相的控制,并且,是属于与政府平行的系统。所以那些台谏官员做起事来,是一点也不含糊,对于皇帝的制约不但在朝堂之上,而且就连皇帝后宫之事也会被监督。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宋仁宗选皇后一事,刘太后完全不考虑宋仁宗的喜好,为他选了郭氏为后,这位郭皇后也不是一个软弱可欺的,相反是非常蛮横的一个人。刘太后去世后,宋仁宗觉得终于熬出头了,可以好好的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宠幸美人。熟料,这位郭皇后咽不下这口气,本想着出手教训皇帝新的恩宠对象,却打在了宋仁宗皇帝身上,并留下了疤痕。这让没了太后压制的宋仁宗如何能忍?他坚决要求废掉郭氏皇后的职位。但台谏官又怎么能放任皇帝,按照自己的喜好废后呢?当然,这也绝非台谏官对郭皇后有多么认可,而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使然,于是,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一帮谏官,就开始对宋仁宗轮番轰炸,总归就是郭皇后是太后选的,废掉郭皇后就是忤逆孝道,更何况历来废后的皇帝,大都是昏君。所以,不管宋仁宗是否生气,他们仍然孜孜不倦,反复上书对皇帝废后的行为进行批判。
这种长期存在的经筵制度,也逐步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方面,师生之间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使皇帝与士大夫之间,不仅是君臣关系,也成了“被传道者”与“传道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现在的师生关系。宋朝的官僚士大夫呢,就把为皇帝授课的经筵讲官,给神圣化了,认为他们是“道”的化身,而非普通的臣子。这也就使宋仁宗后期的执政过程,在思想上受到了约束。另一方面呢,宋仁宗从小就接受官僚士大夫那套,尊师重道、虚心纳谏等,一系列治国理念,这无疑把诸多束缚加在了宋仁宗的身上,皇帝受到的约束多了,也就变得畏手畏脚了,也不敢有丝毫越矩的地方。典型的案例是,宋仁宗在位多年,想吃个漕淮的白鱼,还要受制于儒家规范,先是通过皇后之口,然后由后宫大臣的夫人送过去。可以想象,皇帝吃个喜欢的食物都要偷偷摸摸的,更何况是朝堂的事儿呢。
当然,仅仅通过经筵制度,完全达到共治的局面也不现实。在宋朝,君臣共治还牵涉到“台谏制度”,其实就是纪律检查的一套制度。“台谏”呢又分为御史台和谏院,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贪污受贿和徇私舞弊的情况,这类官员称作“台官”。谏院呢,则主要负责给皇帝和国家提意见,遇到问题直接进言,这类官员被称为“谏官”。但大家要注意,“台谏”制度并不是宋朝初创的,而是从秦朝就开始了,只是当时设置的是“谏大夫”,而唐朝也有专门的“谏议大夫”。宋朝之前的台谏系统是隶属于宰相的,宋朝开始,台谏系统才不受宰相的控制,并且,是属于与政府平行的系统。所以那些台谏官员做起事来,是一点也不含糊,对于皇帝的制约不但在朝堂之上,而且就连皇帝后宫之事也会被监督。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宋仁宗选皇后一事,刘太后完全不考虑宋仁宗的喜好,为他选了郭氏为后,这位郭皇后也不是一个软弱可欺的,相反是非常蛮横的一个人。刘太后去世后,宋仁宗觉得终于熬出头了,可以好好的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宠幸美人。熟料,这位郭皇后咽不下这口气,本想着出手教训皇帝新的恩宠对象,却打在了宋仁宗皇帝身上,并留下了疤痕。这让没了太后压制的宋仁宗如何能忍?他坚决要求废掉郭氏皇后的职位。但台谏官又怎么能放任皇帝,按照自己的喜好废后呢?当然,这也绝非台谏官对郭皇后有多么认可,而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使然,于是,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一帮谏官,就开始对宋仁宗轮番轰炸,总归就是郭皇后是太后选的,废掉郭皇后就是忤逆孝道,更何况历来废后的皇帝,大都是昏君。所以,不管宋仁宗是否生气,他们仍然孜孜不倦,反复上书对皇帝废后的行为进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