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世界】假如机器拥有了灵魂(7)
那么,到底是啥因素,导致陈岁行为超常呢?“神经”在请教了心理学家以后,得到这样一个建议。根据巴甫洛夫的神经反射实验原理。假如是外部刺激影响了内因。那么一定是有一个什么刺激像按按钮一样,正中陈岁的内在需求通道。我们可以采取对当时信息的还原和解剖,看看是什么刺激,让陈岁起了反应。
于是,“神经”在得到了陈岁父母的申请之后,开始设计测试方案,并在陈岁的日常生活中植入相关的检测,这样力求以最大限度的自然还原陈岁的心理真实反应。由于在那个时代,终端可以记录的信息很多,声光电,神经信号,心跳反应,荷尔蒙分泌啥的。可以截取的信息非常多。所以为了更自然,更高效的高清情况。这一计划分为两个部分。把相关碎片化信息和陈岁日常信息遇到的高度重叠的剔除。以及对有意义的概念信息进行模拟和刺激。
制定方案和剔除无意义数据,并没有花“神经”多少时间。真正需要时间的其实是跟陈岁做测试的时候。因为要自然,所以不能单独抽时间说是做测试。根据数据分析。陈岁当时可能引起反应的因素,主要是课后被同学邀请,以及走了新的路线,以及一些以前没接触过的娱乐行为。在“神经”的提一下,陈岁的父母带着陈岁重温当天走过的路线,以及娱乐并未发现显著不同。
所以问题,一定发生在邀请环节!于是“神经”有通过教育部门的系统,邀请之前涉事同学重新模拟一遍当天的过程,看看陈岁会不会有类似的反应。
结果,大失所望。陈岁这次并没有跟同学一起去玩,反而是自己回家了。
============================================================》》》
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呢?“神经”动用了两个计算单元,前后演算了3分钟,愣是搞不清前后两次到底哪里不同?
难道是话术问题?比如说,陈岁在放学被邀请之前,其实他们也有过相关的交流?只不过没有被作为事件的相关数据截取到?“神经”又调配了学校相关摄像头做信息回放,终于发现,有一个新同学在午饭之后,跟在教室里的陈岁说过话。对话其实很简单:
“喂,那个谁,你是叫陈岁吗?”
“。。。。”
“我叫XXX,我们家是XXXX。你呢?”
“。。。。”
“真没劲,你是不是哑巴啦?”
“不是”
“那你为啥不说话?没听到?”
“不是,我,,,,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