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宇×罗云熙×吴磊]天降竹马互杀的故事(12)(2)
文成帝驾崩后,烈帝登基,此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裴良认为若西启近十年再无明君圣主现世,则必然像后汉、先秦等胡人政权,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
容齐暗暗点头,再亲自拎着紫砂壶倒了一杯茶递予裴良,扬了扬手指轻笑道:“先生这是当着儿子的面打老子的脸,当真大胆!”
裴良不卑不亢躬身一礼:“君择臣以才,臣择君以明。若非英主圣君,裴良不屑追随。”
容齐正色道:“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能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本王不才,不敢与始皇相较,然虽身处穷弱,仍不坠鲲鹏青云之志,不失并吞八荒之心。我欲内修政理,革故鼎新,外灭北燕,剑指南梁。愿先生能辅佐我一展宏图,荡平乱世,一统天下!”
裴良忙摆摆手:“殿下折煞我了!裴良何德何能堪此重任。我已到而立之年,年少时的雄心壮志俱已付诸东流。如今我志不在此,唯愿寄情山水典籍以此为乐。望殿下明鉴!”
容齐望着他诚恳道:“先生少有重名,虽为布衣,却有宰相之才。昔日先帝在世时,本王养在膝下,先帝尝读先生所著之经典,不免击节赞赏,直呼字字千钧,洞如观火,并拉着本王的手殷殷嘱托‘此子乃无双国士,弱冠之年已有如此见识,将来需是你的肱骨大臣’。先帝敦敦教导言犹在耳,容齐怎能错失卧龙凤雏?”
裴良仍是一个劲的推迟,忽然间脖间一凉,待反应过来时已是利刃加颈,不由大惊失色。原来是宁缺在屋外守着听到二人的谈话,边听边觉得这位宽衫大袖的“儒生先生”甚是不识好歹,激愤之下疾如闪电般一跃进屋,搜的一声拔刀出鞘:“殿下何不杀了此酸腐老儒,何必听他在此聒噪?”
容齐忙喝止他退下,宁缺悻悻地收刀回鞘,委屈的摸了摸鼻子,又偷偷朝裴良翻了个大白眼,才抱拳告罪:“我冒犯了,望殿下恕罪!”
容齐看都不看他一眼,挥袖命他到屋外跪地反省,转头对裴良略带歉意道:“此子无状,让先生受惊了。”
裴良才从鬼门关外走了一遭,惊魂未定,又看出这位殿下对宁缺是高拿轻放,哪敢计较。
容齐思虑片刻又道:“先生百般推辞,可是担心国史案重现?”
原来西启太武帝容熹时期曾重用清河崔氏出身的崔瑗作为首要文臣。崔瑗不仅屡出奇计大胜敌国,而且积极帮助西启政权吸收北方士族,扩大统治基础。可惜正是这样一位功臣,最后却在国史案中被鲜卑贵族构陷惨死,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中凡是与清河崔氏有姻亲者,尽夷其族,朝野震动。
容齐见裴良沉默不语,接着道:“先生且听本王一言,此一时彼一时。道武帝时期,我鲜卑族内附中原仅三十年,胡汉之间相互猜疑,相互仇杀。朝堂上虽有汉族高官但仅是个例,学习汉族文化也只限于四书五经、规章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崔瑗欲在鲜卑人的朝廷中楔入汉人的势力当然会失败。而如今西启建国已有八十年,国史案距今也有五十年,胡汉杂糅已久,早就该不分彼此,互联互通,相互融合。何况我族龙兴之地云中高原已被崛起的柔然所占据,西启立国之本已失,加之北燕、南梁不断侵扰,关中几乎每年都有人起兵造反,华北则是汉人高门士族坞堡林立。若再不革故立新,我鲜卑族将来只会被赶出中原,成为丧家之犬。所以西启唯有夺取华夏正统,成为中华天下之主才有出路。但眼下鲜卑人与汉人一家人却说两家话,两族隔阂仍然很深,如何能拧成一股绳以立神州之正朔?
容齐暗暗点头,再亲自拎着紫砂壶倒了一杯茶递予裴良,扬了扬手指轻笑道:“先生这是当着儿子的面打老子的脸,当真大胆!”
裴良不卑不亢躬身一礼:“君择臣以才,臣择君以明。若非英主圣君,裴良不屑追随。”
容齐正色道:“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才能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本王不才,不敢与始皇相较,然虽身处穷弱,仍不坠鲲鹏青云之志,不失并吞八荒之心。我欲内修政理,革故鼎新,外灭北燕,剑指南梁。愿先生能辅佐我一展宏图,荡平乱世,一统天下!”
裴良忙摆摆手:“殿下折煞我了!裴良何德何能堪此重任。我已到而立之年,年少时的雄心壮志俱已付诸东流。如今我志不在此,唯愿寄情山水典籍以此为乐。望殿下明鉴!”
容齐望着他诚恳道:“先生少有重名,虽为布衣,却有宰相之才。昔日先帝在世时,本王养在膝下,先帝尝读先生所著之经典,不免击节赞赏,直呼字字千钧,洞如观火,并拉着本王的手殷殷嘱托‘此子乃无双国士,弱冠之年已有如此见识,将来需是你的肱骨大臣’。先帝敦敦教导言犹在耳,容齐怎能错失卧龙凤雏?”
裴良仍是一个劲的推迟,忽然间脖间一凉,待反应过来时已是利刃加颈,不由大惊失色。原来是宁缺在屋外守着听到二人的谈话,边听边觉得这位宽衫大袖的“儒生先生”甚是不识好歹,激愤之下疾如闪电般一跃进屋,搜的一声拔刀出鞘:“殿下何不杀了此酸腐老儒,何必听他在此聒噪?”
容齐忙喝止他退下,宁缺悻悻地收刀回鞘,委屈的摸了摸鼻子,又偷偷朝裴良翻了个大白眼,才抱拳告罪:“我冒犯了,望殿下恕罪!”
容齐看都不看他一眼,挥袖命他到屋外跪地反省,转头对裴良略带歉意道:“此子无状,让先生受惊了。”
裴良才从鬼门关外走了一遭,惊魂未定,又看出这位殿下对宁缺是高拿轻放,哪敢计较。
容齐思虑片刻又道:“先生百般推辞,可是担心国史案重现?”
原来西启太武帝容熹时期曾重用清河崔氏出身的崔瑗作为首要文臣。崔瑗不仅屡出奇计大胜敌国,而且积极帮助西启政权吸收北方士族,扩大统治基础。可惜正是这样一位功臣,最后却在国史案中被鲜卑贵族构陷惨死,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中凡是与清河崔氏有姻亲者,尽夷其族,朝野震动。
容齐见裴良沉默不语,接着道:“先生且听本王一言,此一时彼一时。道武帝时期,我鲜卑族内附中原仅三十年,胡汉之间相互猜疑,相互仇杀。朝堂上虽有汉族高官但仅是个例,学习汉族文化也只限于四书五经、规章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崔瑗欲在鲜卑人的朝廷中楔入汉人的势力当然会失败。而如今西启建国已有八十年,国史案距今也有五十年,胡汉杂糅已久,早就该不分彼此,互联互通,相互融合。何况我族龙兴之地云中高原已被崛起的柔然所占据,西启立国之本已失,加之北燕、南梁不断侵扰,关中几乎每年都有人起兵造反,华北则是汉人高门士族坞堡林立。若再不革故立新,我鲜卑族将来只会被赶出中原,成为丧家之犬。所以西启唯有夺取华夏正统,成为中华天下之主才有出路。但眼下鲜卑人与汉人一家人却说两家话,两族隔阂仍然很深,如何能拧成一股绳以立神州之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