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班尼希德国史纪录(2)
“我被隆隆作响的警报从床上惊醒,一睁眼就看到一团巨大的乌云从城北快速覆盖过来,我头顶的天空也分成了两种颜色……很快,湛蓝下天空的骄阳都褪去了光芒。”
然而,天灾并不是唯一威胁这座城市的要素。由于巨大的源石结晶遍布城区,政府严格看管安全屋与地面的所有道路,严禁任何居民进出。即使是官方派出的搜救队伍,每次出入前也要经受彻底检查。饥饿很快开始威胁地下的居民。特里维亚每天需要消耗10吨食物,而安全屋的仓库储备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便消耗一空。天灾后第七天,安全屋内已经开始出现因饥饿而虚脱的病人。特里维亚政府也开始实行食物配给制度,以期克服难关。
一位特里维亚的普通居民在日记中写到——
“……清晨出门,你就会被门口的尸体绊倒,尸体会躺很长时间,因为没有人去处理……每天领取食物,排起的长队实在令人绝望。我甚至开始期望前面会有人倒下,这样就能更快拿到食物……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门口挂上十字架祈祷,那些东西(十字架)也大都是用木条随意拼接……曾经的那种无神论者的骄傲已经烟消云散……我也开始祈祷有什么神明能拯救我们,仿佛这样就能忘却饥饿……”
事实上,这本日记中描绘的“拯救”已经近在眼前了。早在天灾爆发前的一段时间里,特里维亚政府就在逐步推动与奥伦堡、安夸城区的联系。受制于多方面原因,两城区对此坚持一种冷处理政策,交涉进度一直停滞不前。而天灾发生后,奥伦堡与安夸城区政府派出“考察团”前往特里维亚城区进行名义上的慰问。借助“考察团”的中间纽带,特里维亚与另外两座城邦快速建立起和平关系。天灾爆发后第三天,三个城邦的政府要员在特里维亚的一处秘密安全屋中进行了第一次会谈。本次会晤共历时三天,三方对目前各城区面临的困难进行汇总报告,并就天灾云的移动方向对联合可能性做出了初步探讨。而其中有四个小时会议室中只准许留下各国代表,其余人员全部要求门外待命。关于这四个小时里三位代表商议的内容至今仍众说纷纭,民间还掀起过一阵有关“发电机共识”的传言——即三位代表最终决定所有城区关闭政府识别码,假借本次天灾金蝉脱壳,实现真正意义的政治自由。
但事实上,特里维亚区城邦识别码的发射系统在天灾中就已经损毁。而奥伦堡和安夸城区的发射系统则是在往后的合并谈判中被极端分子破坏。显而易见,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通过这种手段实现自我拯救。反对三城联合的极端分子妄图在发射基站实行武装暴动,被本地警卫人员迅速镇压。关于两城暴动的时间问题,据悉其发生在同一天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