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都大帝——冥界最高神(3)
2023-06-27 来源:百合文库
注云:此六天宫"是北丰鬼王决断罪人住处,其神即应是经(今)呼为阎罗王所住处也,其王即今北大帝也。凡生生之类,其死莫不隶之至于地狱。"又云:"炎庆甲者,古之炎帝也,今为北太帝君,天下鬼神之主也。"
《真诰》卷十三也说:"鬼官之太帝者,北帝君也,治第一天宫中,总主诸六天宫。是总生杀大权的鬼官。上述说明南北朝时道教已形成酆都大帝主管地狱的信仰,当时多称为北帝君,简称北帝。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地狱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有所谓十八层地狱及十殿阎罗治鬼之说,道教汲取了这些思想,逐步形成了酆都鬼狱并塑造了酆都大帝的形象。
《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的十会斋功德十王名号与《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同。正一部又有《元始说度酆都经》。
道教的酆都大帝,原说住在北方的罗酆山,称为北帝;而后世却以今重庆的酆都县为鬼城,系酆都大帝的治所。这一转变大约发生于宋代。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六引宋范成大《吴船录》说:"忠州酆都县,去县三里有平都山。碑牒所传,西汉王方平、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得道仙去,有阴君丹炉。阴君以炼丹济人,其法犹传。"俞樾按:"酆都县平都山,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宜为神仙窟宅,而世乃传为鬼伯所居,殊不可解。读《吴传录》,乃知因阴君传讹,盖相沿既久,不知为阴长生,而以为幽冥之主者,此俗说所由来也。"同卷"罗酆山"条又云:"按罗丰山为北方鬼帝所治,故有罗酆治鬼之说,而世俗乃指今重庆酆都县。
《夷坚志》云:'忠州酆都县有酆都观,其山曰盘龙山,即道家所称北极地狱之所。'盖南宋已有此说。清方象瑛《使蜀日记》说:"酆都县城倚平都山,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素以'鬼国都城'闻名。传说汉王方平、阴长生先后于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后人误读'王、阴'为'阴王',讹传为'阴间之王'。酆都乃成阴曹地府。酆都城的阎罗殿被误传为酆都大帝的宫殿,地藏菩萨讹传为酆都大帝。
罗酆山与重庆市酆都县。北方之癸地罗酆山原是鬼魂所在之地。大约自宋代起,就有人实指罗酆山为重庆酆都县,并且在酆都地区,累世修建各种与地狱有关的建筑,成为中国有名的「鬼都」。酆都县原有平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传说西汉王方平、东汉阴长生等曾在此修道成仙,白日飞升。后人误将王方平、阴长生之首字字连读成为「阴王」,并作阴间之王解释,于是,福地酆都县就被视作阴曹地府之所在地。
《真诰》卷十三也说:"鬼官之太帝者,北帝君也,治第一天宫中,总主诸六天宫。是总生杀大权的鬼官。上述说明南北朝时道教已形成酆都大帝主管地狱的信仰,当时多称为北帝君,简称北帝。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地狱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有所谓十八层地狱及十殿阎罗治鬼之说,道教汲取了这些思想,逐步形成了酆都鬼狱并塑造了酆都大帝的形象。
《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的十会斋功德十王名号与《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同。正一部又有《元始说度酆都经》。
道教的酆都大帝,原说住在北方的罗酆山,称为北帝;而后世却以今重庆的酆都县为鬼城,系酆都大帝的治所。这一转变大约发生于宋代。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六引宋范成大《吴船录》说:"忠州酆都县,去县三里有平都山。碑牒所传,西汉王方平、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得道仙去,有阴君丹炉。阴君以炼丹济人,其法犹传。"俞樾按:"酆都县平都山,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宜为神仙窟宅,而世乃传为鬼伯所居,殊不可解。读《吴传录》,乃知因阴君传讹,盖相沿既久,不知为阴长生,而以为幽冥之主者,此俗说所由来也。"同卷"罗酆山"条又云:"按罗丰山为北方鬼帝所治,故有罗酆治鬼之说,而世俗乃指今重庆酆都县。
《夷坚志》云:'忠州酆都县有酆都观,其山曰盘龙山,即道家所称北极地狱之所。'盖南宋已有此说。清方象瑛《使蜀日记》说:"酆都县城倚平都山,道书七十二福地之一,素以'鬼国都城'闻名。传说汉王方平、阴长生先后于平都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后人误读'王、阴'为'阴王',讹传为'阴间之王'。酆都乃成阴曹地府。酆都城的阎罗殿被误传为酆都大帝的宫殿,地藏菩萨讹传为酆都大帝。
罗酆山与重庆市酆都县。北方之癸地罗酆山原是鬼魂所在之地。大约自宋代起,就有人实指罗酆山为重庆酆都县,并且在酆都地区,累世修建各种与地狱有关的建筑,成为中国有名的「鬼都」。酆都县原有平都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传说西汉王方平、东汉阴长生等曾在此修道成仙,白日飞升。后人误将王方平、阴长生之首字字连读成为「阴王」,并作阴间之王解释,于是,福地酆都县就被视作阴曹地府之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