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漫步(3)
大门入口处便分出了左右两条路,左边的路相较右边的路要更远些,因为有颗横断的树倒在路中央,我也无法窥知其后的模样。王安石曾说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虽这条路仅几十步有余,但当我走到尽头时,这种情绪却渐渐地充盈我的内心。我太少远行了,也因此,我不得不像堂吉诃德一般将风车比作巨人。
在过去的生活中,能打动我的风景实在少之又少,在我的印象中,每次旅行的画面大都千篇一律,足以用一张照片记录全部,也因此,在旅途中我常常在耗尽好奇感之后感到无趣,之后的日子里便懒于拍照和欣赏了,旅行已经成为了刷新步数的比赛,我开始思念久居的那片土地。我很向往魏晋时期的名士之啸,在我看来,这是走进自然、释放自我的行为,只可惜在我生活的地方少有这等地方来抒怀,与其说我住在城市里,不如说我囚禁于城市中,从桎梏双腿开始,再冲淡思想的活力,我只能在夜晚,透过高楼的束缚眺望月亮,借着散落的月光默默地净化自我。
右边小路的尽头是疏流同德河的水利系统。去年的我曾去过无锡,带着对太湖的期待,我站在鼋头渚的岸边,嘈杂声穿过渗着水珠的阴云,远处是几座被云雾包围的礁石,愈往近处看,浑浊的湖水便愈加清晰地印着云层上的黑涌入我的心头,这一切好似海市蜃楼。夜里我骑行几公里渴望在另一处找寻曾设想的模样,在闪着华灯岸边,一切的一切都被装饰的如此繁美,只不过除了灯红酒绿外再未留下其他,原来湖水中的浑浊是无数的遗憾映射的倒影。发呆良久,我离开了。
在漫游过程中我遇到了一条分岔路口,它们是同样的诱人,同样地吸引着我。在两年的大学生活中,我总是在分岔路口处做抉择,从最初的茫然,到现在的决绝,这或许就是成长的状态吧。
一道分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