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那一天》系列之奉天秋霜(9月18日纪念文)(12)
“季徵……”
深秋最美的景致,温柔地轻抚最牵挂的人,林珹缓缓合上双眼,念出最深情的沉吟,伴随清风悠远,送入相映的心弦。
“走……”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侵华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次日,占领沈阳,九·一八事变,震惊国际。
1932年2月28日,东北全境沦陷,3月9日,伪满洲国建立,首都设于新京,即长春,末代皇帝溥仪为“元首”名义,初期称为“执政”之名,暂定“大同”为年号。
季徵(1895-1933),原东北军某部参谋长,东北沦陷后,暗中联络各界爱国抗日志士,与敌周旋,1933年10月牺牲,具体时间、地点与事由均不详。
林珹(1896-1932),字谦之,近代著名人文社科学者,前东北大学文法科中国文学系教授,1932年10月16日,应邀为”伪满洲国日治教育典范”公开讲课,于课堂之上,慷慨陈词,严厉斥责”文化侵略”阴谋,被枪杀于东北大学银杏路上。
2016年9月18日,上午10:00,警报长鸣,老宅故居,轻轻拂过尘封往事,翻开一本残旧的相册,一张黑白相片,相依相靠的身影,飞扬意气,却是影像早已模糊了神采,背后清晰的银杏,依稀能够想象,昔日满目金辉灿烂,扇叶纷落,深秋宁静,翻过相片的背后,字迹遒劲,刻下心动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