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雪崩 | 科幻经典解读(3)

2023-06-14经典科幻小说科幻小说 来源:百合文库
同时,史蒂芬森也准确理解了互联网发展将带来的技术诉求。《雪崩》中的新奇产品层出不穷,对技术的细致描绘让想象力的产物得以变成现实。“超元域”的概念启发了3D虚拟社区游戏《第二人生》,也是近年来硅谷科技领袖和诸多VR、AR研发者的对标;“阿凡达/化身(avatar)”一词被赋予新的网络含义,比其宗教原义更为人所熟知;史蒂芬森还受聘为Magic Leap公司的首席未来学家。可以说,《雪崩》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前的技术图景。
02
话语越趋于一致,就越容易被控制
《雪崩》最引人深思之处,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病毒、毒品、宗教,都是一回事。意料之外的毁灭性力量在威胁社会根基。
作为小说的核心隐喻,“雪崩”有着坚实的理论背景,不仅是计算机病毒,也是生物病毒,这样的双重性打破了硬件和软件、身体和思想之间的界限。身体里的病毒会影响你的思想,思想里的病毒也会影响你的身体。人们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大脑运转的基本结构是共通的。在小说里,这种深层结构就像是计算机代码,深藏在DNA、思想和文化中,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只要存在漏洞,就可能被感染,入侵大脑和入侵计算机并没有什么区别。

雪崩 | 科幻经典解读


于是,控制了病毒就等于控制了一切,抵抗感染则意味着抵抗控制,《雪崩》以这种方式触及了西方哲学关于人的自我意识的思辨。在巴别塔的故事里,说同样语言的人们能分享知识,更高效地工作,但在小说的框架中,单一话语只是一种新的控制手段。病毒“劫持”了更高级别的大脑活动,“健康”的人才能维持个体的认知,拥有控制和主动的权力;因感染病毒丧失了独立自我的人,也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被“降格”为单纯的信息处理机器。
03
《雪崩》是给信息时代的疫苗
我们究竟能不能抵抗感染?史蒂芬森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归根结底,文化和意识也是病毒,我们都是易感人群。
每个人都存在非理智,信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传播正有赖于此。以大脑为宿主,不断自我复制,在群体间扩散,最终深入脑海挥之不去。现代社交媒体提供了最合适的温床,信息高速生成和交换,没有人知道下一秒有什么会疯狂流行开来。消费主义和快餐文化让语言贬值、退化,蜷缩在自己的肥皂泡里,只看见想看见的,连思想也变得千篇一律。

雪崩 | 科幻经典解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