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混沌:庄子的大智慧(3)

2023-06-13智慧混沌庄子 来源:百合文库
“混沌”乃“无为”,这种“无为”,并非“无所作为”或“无所事事”。首先,这种“无为”是在保持本真;其次,这种“无为”本身就是一种“作为”。
在“有知”与“无知”、“有为”与“无为”的情况下。事件发生了。
南、北二分,中央唯一,是故“倏”与“忽”为一类,“混沌”自成一家。“倏”与“忽”为一类,它们是“相看两不厌”;“混沌”独树一帜,所以与它们会格格不入。
“倏”与“忽”一南一北,按照老子的说法,它们完全应该“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但是,因为它们“有知”,所以它们会串通一气。除了它们之间互相往还之外,它们还要“有为”,就是影响他人及周边的环境。
“倏”与“忽”不时在混沌的地盘上聚会。“混沌”出于本心,对待它们很好。这原本是十分简单的事体。“与人为善”是“混沌”的本心,是不掺杂任何世故人情的纯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求回报,不计事功。但是,在“倏”和“忽”的意识形态中,“知恩图报”是它们一以贯之的信念。它们会担心,如果没有“知恩图报”,第一,“混沌”会不会很失落?第二,下一次,“混沌”还会不会“与人为善”?第三,这样会不会坏了它们自己的名声?第四,这样可能引起关系失常、社会大乱。“有知”就要“有为”,“倏”与“忽”私下商量了一下,觉得实在应该“以恩报德”。它们看看自己、看看混沌,再看看人。觉得报答“混沌”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混沌”弄得“象个人”。可是,它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混沌”“象个人”了,那“混沌”还是不是“混沌”啊?于是,“倏”与“忽”就一天给“混沌”制造“一窍”,挖了七天,“混沌”终于“象个人”——有了“七窍”。

混沌:庄子的大智慧


但是,悲剧发生了,“混沌”就这么生生给挖死了。
其实,庄子的智慧不止于此。我看到的也只是“混沌”。
我们都自以为聪明,其实我们都很愚蠢。我们在不断地自以为是,我们在不断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里的我们,不仅仅局限于某个个体!
大哉,庄子!
知(可通智)哉,庄子!
悲哉,混沌!
(全文结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