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年少读不懂王熙凤,读懂时尽是江湖人生(8)

2023-05-29红楼梦王熙凤 来源:百合文库
铁槛寺一回,老尼静虚撺掇王熙凤拆解张金哥与守备公子的婚事,王熙凤见钱眼开,“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办这趟差使的人,也是旺儿。但最后,也是旺儿,把王熙凤唆使之事尽皆供出,致使凤姐身陷牢狱之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即人心。卡夫卡在《城堡》里说到,“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江湖之于凤姐,宛若一个深不可测的丛林之于一个未经世事的毛头丫头。
王熙凤做贾府的CEO时,年岁不过二十。想想当今二十来岁的女子,哪个不是玻璃心少女心?因此,她的一路张扬跋扈,只知登高望远,率性而为,又何尝不是未经世事的少年心性呢?加之她文化底子浅薄,就算她人情练达,又怎会明白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凡盛则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得意时须早回头,拂心处莫早放手”的处事禅机呢?

年少读不懂王熙凤,读懂时尽是江湖人生


因此王熙凤的可悲处在于她有小聪明,却无洞察世事的大智慧和对人对事基本的包容和悲悯。读书识字不多的局限大大限制了她做人处事的格局和境界,注定了她“很不该略见些风波就改了样子,他若这样没见识,也就是小器了。”
设想如果她有黛玉、宝钗、探春的识文断字和文化底蕴,绝不会如此轻易地狠辣出手“杀伐决断”,以她的个性也不会在经受打击之后很快地穷途末路,轻易就低头服输。
也许正是因为她娘家也是身世显赫,大概从小也是父宠母爱的,一路走来,太过顺畅,所见之处都是巴结逢迎的嘴脸,从未经过挫折和打击,是以贾母的丧事上,面对各方掣肘,就让心高气傲的阿凤:“这几日竟支撑不住,也无方法,只得用尽心力,甚至咽喉嚷破敷衍过了半日。到了人客更多了,事情也更繁了,瞻前不能顾后.正在着急,只见一个小丫头跑来说:"二奶奶在这里呢,怪不得大太太说,里头人多照应不过来,二奶奶是躲着受用去了。"

年少读不懂王熙凤,读懂时尽是江湖人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