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国难当头时,穷人与“穷人”——丁西林:《三块钱国币》(3)

2023-05-30文学戏剧 来源:百合文库
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8年法币停止流通这11年,100元法币的购买力:
1937年两头大牛,
1938年一头大牛一头小牛,
1939年一头大牛,

国难当头时,穷人与“穷人”——丁西林:《三块钱国币》


1940年一头小牛,
1941年一头猪,
1942年一条火腿,
1943年一只母鸡,
1944年半只母鸡,
1945年一条鱼,
1946年一个蛋,
1947年一只煤球或三分之一根油条,
1948年4粒大米。
(以上部分出自《大众晚报》1947年7月30日的资料)
民国政府发行的法币结合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初期,我们能够了解到,物价已经开始上涨了,而且吴太太的那句抱怨:“白米卖到六十块钱一担,猪肉一块五毛钱一斤,三毛钱一棵白菜,一毛钱一盒洋火。”也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当李嫂说自己是穷人时,吴太太说:“穷人?这个年代谁还不是穷人?只有军阀,资本家才不是穷人。”这句话看似蛮横无理,其实也不是并无道理。从1927年开始,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一系列手段,逐渐掌控国家财政,建立金融垄断,吞并私人企业,建立起了官僚资本。抗战前,官僚资本在我国已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详见百度词条对官僚资本的解释)。

国难当头时,穷人与“穷人”——丁西林:《三块钱国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