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1】——白左
白左这个词在国内的用法挺乱的,不过这个词大抵是诞生于国内网络讨论环境。容易出现这个词的讨论范围包括地中海难民问题、少数族裔歧视问题、生态环保问题、男女权益问题等等,被网民称为“白左”的群体,在这些事情中表现出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包容”,或者说这种特征让他们都被称为“白左”。
“左”是相对于“右”而生的,与保守相对的激进,那么“白左”提倡的所谓“爱与和平”激进在哪里呢?激进在不切实际与脱离群众,也就是自己飞到天上去了。
无论如何我们的社会整体是由结构所决定的,虽然人类的语言可以构建一个虚拟的世界,但那也必须禁得起结构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白左”的影响力基本停留在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或者所谓的中产阶级,而更多的民众大多不屑一顾。因为这些人所构筑的符号世界是建立在脱离经济压力的基础上,从而展现出一种幼稚化的倾向。
“白左”现象还是显现出了一种安慰剂的作用,即“我确实关心了这些问题”,不过就像前面所说这些问题的研究一开始就脱离了实际。用一种表面的关心去掩盖问题的根源,难民为什么逃离家园?黑人为什么始终站不起来?是什么在驱动过度生产?又是什么驱动女性物化?这些问题的根源在“白左”的语境中是不会被探讨的,或者说他们的话术封锁了探讨这些问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