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轻小说】AOS第四章第二节(2/5)(4)
画面出现了。在小视窗中显示了由队友的视角得到的画面。
首先出现的、似乎是默认视角,是盯着彩色显示器的、我们车上炮手的视角。
应该是在街区对面的向右拐弯处,显示器中央有一个又高又方又肿、外观轮廓上有着几个不均衡起伏的沙色金属块“蹲在那”。
它的前顶部似乎有点冒出灰烟。
咔咔咔!随着右侧极近处传来的声响,我方的几个拖着白色电光的炮弹命中了金属块的轮廓中心偏左上方处,先后喷溅出三串火花。
然后,有几个人从那金属块后部的方型轮廓右侧探出头。
咔咔咔!又是三个声响。
这次射出的炮弹应该没有“曳光”,因为我没看到有痕迹。但,取而代之的是更复杂的闪光视觉效果:在离地或墙面有段距离的、与右侧倾斜露出的敌方车尾轮廓稍微错开的位置,以闪光为中心爆出了轻烟和火花,在那附近的地表上则溅起数十个零星分布的白色尘雾。
这肯定是利用“破片杀伤”。不,不太对的是,通过破片来杀伤是理所当然的,而爆炸的位置使得这些破片能够“更方便地到达并杀死敌人”。
“原来炮弹在空中爆炸也可以这样用啊?”
“是的,‘炮弹的控制爆破’。”回话的是男声,显得老练沉稳可靠的浑厚声音,来自右边的炮手席。
先前也有看过类似的东西,原来是塔娅最早说过的57毫米防空砲的30毫米版本啊,这个不是之前美军也有实验的那个,什么“Air Burst”吗?用试装在“布雷德利”上的“30毫米大蟒蛇链砲”在靶场测试的视频,那个冒了好多白烟。
“美军差不多6年前才在实验,你们已经实用化了?”
“北约使用的方案中通过线圈对炮弹传达控制指令,俄罗斯人则通过电波来命令炮弹,这是苏联时代就开始发展的技术,这项发展与北约同行是平行的。可在30毫米砲上实行控制爆破的系统在2015年初时通过了测试,但据说只在大约四年前,俄罗斯陆军才开始大量引进这样的炮弹,在那之前,我们只能使用带机械引信的旧式炮弹。在北约国家,同类系统最早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35毫米‘厄利孔’防空火炮,至今已超过二十年时间。”炮手娓娓道来。
首先出现的、似乎是默认视角,是盯着彩色显示器的、我们车上炮手的视角。
应该是在街区对面的向右拐弯处,显示器中央有一个又高又方又肿、外观轮廓上有着几个不均衡起伏的沙色金属块“蹲在那”。
它的前顶部似乎有点冒出灰烟。
咔咔咔!随着右侧极近处传来的声响,我方的几个拖着白色电光的炮弹命中了金属块的轮廓中心偏左上方处,先后喷溅出三串火花。
然后,有几个人从那金属块后部的方型轮廓右侧探出头。
咔咔咔!又是三个声响。
这次射出的炮弹应该没有“曳光”,因为我没看到有痕迹。但,取而代之的是更复杂的闪光视觉效果:在离地或墙面有段距离的、与右侧倾斜露出的敌方车尾轮廓稍微错开的位置,以闪光为中心爆出了轻烟和火花,在那附近的地表上则溅起数十个零星分布的白色尘雾。
这肯定是利用“破片杀伤”。不,不太对的是,通过破片来杀伤是理所当然的,而爆炸的位置使得这些破片能够“更方便地到达并杀死敌人”。
“原来炮弹在空中爆炸也可以这样用啊?”
“是的,‘炮弹的控制爆破’。”回话的是男声,显得老练沉稳可靠的浑厚声音,来自右边的炮手席。
先前也有看过类似的东西,原来是塔娅最早说过的57毫米防空砲的30毫米版本啊,这个不是之前美军也有实验的那个,什么“Air Burst”吗?用试装在“布雷德利”上的“30毫米大蟒蛇链砲”在靶场测试的视频,那个冒了好多白烟。
“美军差不多6年前才在实验,你们已经实用化了?”
“北约使用的方案中通过线圈对炮弹传达控制指令,俄罗斯人则通过电波来命令炮弹,这是苏联时代就开始发展的技术,这项发展与北约同行是平行的。可在30毫米砲上实行控制爆破的系统在2015年初时通过了测试,但据说只在大约四年前,俄罗斯陆军才开始大量引进这样的炮弹,在那之前,我们只能使用带机械引信的旧式炮弹。在北约国家,同类系统最早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35毫米‘厄利孔’防空火炮,至今已超过二十年时间。”炮手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