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边不是海棠红》之阅读心得(2)
[看见了吧,这是他的戏服!这颜色!这质地!这图案!我没说错吧!再听他的唱腔,确实比你们唱的咿咿呀呀的好听对吧!再看他那身手,就问你好看不好看?再听这词,杜七的词,美不美?用心感受,这就是传统戏剧!记住了!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戏剧!记不住的话,别说你看过我的小说!]
对,我看完就是这个感受!而且还把目前为止看到的戏名都记了下来,而且还专门下载了一个听戏的APP,可以显示唱词的一款,为的就是好好品一下这些戏剧的唱词,顺便练练自己的字。之前练字一直集中在古诗词方面,现在又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这扇大门在看《霸王别姬》时还没有被打开。
比如说那场定情戏《长生殿》的戏词,我目前抄写的是钱振荣老师的昆剧版的唱词,里面有不少地方方言,抄的我不是很懂。但不妨碍我抄下去的心情。
说了上面一大堆好的方面,关于这本书我也有感觉很迷惑的地方,甚至是不太能欣赏的地方,那就是语言方面。
小说有些语言运用的确实很诙谐幽默,比如有一章写到,形容一个人脸大,作者引用了一句唱词“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方流到腮边”(我记得书中又好像是“嘴角”,记不清楚了)读到这句话我还在庆幸,还好我周围认识的人没看这本书,要不然他们就该拿这句话用在我身上了。哈哈哈,小伙伴可以拿来用。
但是除去幽默部分,最让我不解的是:小说的历史背景是民国,可是小说里的语言却时而民国风,时而现代风,比如“傻缺”“吃货”“H腔”这种颇具现代特色的用词不该本出现在此类小说中,但是文中却大量出现。
因此,在看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好像一个时空taxi专职司机,在民国和现代这两条路之间跑来跑去,没有个定数。我期待的民国风小说是像《金粉世家》那家纯粹的民国风,一个在民国风大路上勇往直前不变道的风格,因此第一次接触到这种风格有些许不适应,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本该用纯丝绸制成的旗袍,却贴上了其他布料的补丁。
但,但,但,但是我感觉作者故意为之,毕竟某一行业的大佬达到了一定境界,已经学会了融会贯通,因此也有可能这种融合了民国风和现代风的小说是大佬的体现,而且融合的没有怪异之处。
网络小说的世界我不懂,我只追情节。但此书的封面可真美,不知道细蕊会不会喜欢。
对,我看完就是这个感受!而且还把目前为止看到的戏名都记了下来,而且还专门下载了一个听戏的APP,可以显示唱词的一款,为的就是好好品一下这些戏剧的唱词,顺便练练自己的字。之前练字一直集中在古诗词方面,现在又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这扇大门在看《霸王别姬》时还没有被打开。
比如说那场定情戏《长生殿》的戏词,我目前抄写的是钱振荣老师的昆剧版的唱词,里面有不少地方方言,抄的我不是很懂。但不妨碍我抄下去的心情。
说了上面一大堆好的方面,关于这本书我也有感觉很迷惑的地方,甚至是不太能欣赏的地方,那就是语言方面。
小说有些语言运用的确实很诙谐幽默,比如有一章写到,形容一个人脸大,作者引用了一句唱词“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方流到腮边”(我记得书中又好像是“嘴角”,记不清楚了)读到这句话我还在庆幸,还好我周围认识的人没看这本书,要不然他们就该拿这句话用在我身上了。哈哈哈,小伙伴可以拿来用。
但是除去幽默部分,最让我不解的是:小说的历史背景是民国,可是小说里的语言却时而民国风,时而现代风,比如“傻缺”“吃货”“H腔”这种颇具现代特色的用词不该本出现在此类小说中,但是文中却大量出现。
因此,在看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好像一个时空taxi专职司机,在民国和现代这两条路之间跑来跑去,没有个定数。我期待的民国风小说是像《金粉世家》那家纯粹的民国风,一个在民国风大路上勇往直前不变道的风格,因此第一次接触到这种风格有些许不适应,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本该用纯丝绸制成的旗袍,却贴上了其他布料的补丁。
但,但,但,但是我感觉作者故意为之,毕竟某一行业的大佬达到了一定境界,已经学会了融会贯通,因此也有可能这种融合了民国风和现代风的小说是大佬的体现,而且融合的没有怪异之处。
网络小说的世界我不懂,我只追情节。但此书的封面可真美,不知道细蕊会不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