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江河,回望历史,万古故事——小评《万古江河》(2)
由题见文,全书所研究的就是中华文明从发轫到发展的多元化历程,通过大脉络梳理和规律性呈现,把从冲突到融合、从一方到世界、从表象到肌理的各个方面充分阐明。
这是大历史的研究法子,其中代表有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和黄先生两部著作一样,读到精妙洞见有醍醐灌顶的快感,如秦汉时期的文明整合分为政治秩序、经济网络和文化体系,当真是提纲挈领、拨云见日。
关于作者
写出这样的著作,足见作者深厚功底。
许倬云老先生祖籍无锡,随父入台,辗转求学,算得上学贯中西,且虽身有残疾,依旧笔耕不辍,足够让人肃然起敬。
度娘称此书是他毕生智慧的结晶,就算不中也所差无几。许知远的《十三邀》里请过他,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我没有看过,但言为心声、见字如面,透过全书同样可以窥见其一二风采。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敏锐深刻的洞察不必多提,老先生的洗练的文笔和家国天下的文人情怀更加叫我印象深刻。
序言开头写黄河、写长江,无比惊艳,是促成我看下去的最初动力。摘录下来供大家欣赏。
“黄河九曲,夭矫如龙,先是昂首北上,接着俯冲南下,然后迤逦向东,倾注大海,带走了万仞黄土,铺散在千里平原。天玄地黄常为中国宇宙的本色。黄河带给中国肥沃的土壤,也挟来一次又一次的洪患劫难。中国人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也积聚了文化的创造力。因此,本书封面以黄河为象征。”
“长江源自巴颜喀拉山下的涓涓细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袭夺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纳沱江、岷江、嘉陵江,汇集了藏边甘青的灵水,始成洪流。从此,大江东流,在冲破大巴山的拦阻时,奔腾叫啸,两岸峰高及天,神女雾掩,巫峡云遮,藤萝垂碧,滩险水急。江水又东,出峡之势,直泻千里,奔入湖广丘陵湖泊,于是浩荡奔放,始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