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10)
注6,伦勃朗:即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7世纪荷兰画家
注7,鲍罗丁:即 亚历山大·鲍罗丁/ Alexander Borodin,19世纪俄罗斯化学家、医学博士、作曲家
注8,柴可夫斯基:即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9世纪俄罗斯作曲家
注9,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19世纪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童话作家
后记:故事之外的故事
我写东西多是陈述或者讨论一件事或一个东西,几乎没有专门练习过去讲述一个故事。借着这次B站专栏区的活动,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写了一个故事。写得不算好,还请读者女士/先生您多担待,尽管提出意见,这对我也是宝贵的经验积累。
《赤壁》里,金城武饰演的诸葛亮有一句台词,“什么都懂一点,生活就更精彩一点。”很早之前,我就想试着练习写故事,但试着过好几次,总感觉自己不是那块料。其实我的文学素养很差,虽然以我现在的年纪而言,我自认为读过的书也不算少了,但文学类的书我读得很少,而且都是长篇小说,短篇几乎不读。所以对我自己而言,也是个挑战。
我想特别谈一个朋友,绰号眼镜娘,实际上她现在不戴眼镜了。今年早些时候我帮她润色过一篇小论文的词句,关于海明威的《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这篇短篇初读起来很无聊,完全感觉不到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但是细读过后,这篇小说确实小中见大,回味无穷。帮她修改的时候我也细读了海明威的那篇短篇,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和鼓励,所以这次活动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写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对了,眼镜娘,如果你看到了这里,你还欠我一杯咖啡呢(笑)。
写的时候,总体构架上参考了《冰菓》第19话,就是两个人坐在教室里对谈,硬是演完了一整集,堪称神回。越简单的场景越难写,要学习自然要学大师,从头到尾就是父子对谈,对自己也是个挑战。
对白上我的灵感是音乐剧《悲惨世界》里的《Confrontation》那一首,沙威和冉阿让的二重唱对唱部分,对一个问题在两个方面展开叙述,针尖对麦芒,张力十足。我虽然很想写出这样的效果,那些大佬之所以是大佬,不是没有理由的,后期怎么修改都没写出预想中的效果,看来还需要再练习啊。
故事的主体灵感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向我倾诉的烦恼,也杂糅了另外几个朋友的故事。我自认为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倾听者,所以朋友们有什么烦恼或者想法,都会和我说说。不过具体到行文的细节上,主要参照了我爸的说话风格。
虽然总是说人生的道路是在不断的试错中试出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听到很多人给你不同的见解和经验,他们背景不同、家庭不同、教育不同、性格不同,有酣畅淋漓的成功,也有满盘皆输的失意。小马过河是一个看上去很简单,但含义很深刻的寓言,值得一辈子去慢慢揣摩。人只有在不断试错中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那匹能过河的小马,还是那只会被淹死的松鼠。我们总说年轻人要大胆尝试,可是,社会这条河,真的会淹死人,几人敢真去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