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海拾遗之鬼事三则——食之怪谈
除了想法怪异的人,估计谁也不会把吃和恐怖的东西联想到一起,吃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享受,如果把这种“艺术”和“享受”个怪谈挂钩会是如何?
接下里三个故事都是与吃有关的,或许会影响你的食欲,我会尽量让它很好看。
面
为了生计阿平在旧城区的一间板房开了一家面馆,阿平从前在一家很有名的面馆打过工,所以煮面的手艺十分好,因此生意也特别好,每天都忙到很晚。
因为城区改造的原因,旧城区已经开始拆迁了,然而并不影响阿平的生意,暂时还拆不到他那里。
这天晚上客人特别多,阿平一直忙里忙外都累出屁了,等到最后一个客人走的时候,他看了一下表,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
他收拾一下东西准备打烊,顺手打开了一旁的电视,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看着电视。
电视上播放着一则新闻,几名砖家正在对某古墓中挖出的东西进行评估,阿平看到这就想,要是自己也能弄到一个岂不是立马就发财了,何必一天累死累活的。
他收拾完准备关灯时,发现门口的柜台上多出一张纸条,他记得刚才收拾桌子时候并没有看见这张纸条,于是拿起来看了一下,上面有一行字,居然是用毛笔写的,而且是正体字。
一碗素麵,送到銀月巷三十六號。
XX年陆月拾陆日。
现在已经快凌晨两点了,这不正是16号,也就是说这纸条是刚才自己在厨房时候放在这的,可能是自己刚才太忙活没看见?
按说这个点就算有生意他也不会做了,更别说送餐了,而且他知道这个银月巷距离他的店挺远的,自己累了也不想跑了。
然而这张纸条上的字吸引了他,这年头谁还会用毛笔写字,而且还是繁体字,这究竟是什么人呢?
自己也不是很困,于是决定走一趟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用这种方式点餐。
煮好面用塑料餐盒装上,阿平骑着自己的屁驴子出发了。
银月巷是这个城区很老的一条街,据说在明清时期就存在了,那地方的房子也都是一些老旧的平房,住的都是一些上年岁守旧的人和生活比较窘迫的穷人,有人在那里卖一些旧货或者古董之类的。
很快他就到了银月巷,他之前没怎么来过这里,所以并不是很熟悉,于是东绕西绕找了好几圈也没找到所说的36号,因为这里压根没有门牌号。
从巷子这头走到另一头,他发现这地方因为要拆迁的原因很多住户都搬走了,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人点餐呢?何况是这个点,而且也没留下联系电话就一张纸条,这让他去哪里找?
他觉得自己被人涮了。
心里这个气啊,于是准备回去睡觉,正要往回走,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个扫大街的,于是上前去问。
“麻烦问一下,银月巷36号怎么走?”
那人身材有点岣嵝,一直低着头扫地,因为太黑看不清他的脸,听到他问,那人咳嗦两声之后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