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奇谈】2019夏季篇文评集合(上)(16)
红雾异变本来已经算是写烂的题材,但作者这次选择了一种别样的叙事角度,即“元叙事”,从“那只伸出的手”出发,为红雾异变虚拟了一种又一种的可能性,彼此并列,可以互不干涉,也可互相补全,给原本已有点审美乏味的故事添加了不少亮点。而最终,作者也将所有可能性重新交汇到一点上,联系蕾米本身的命运能力,引出了一个意料之中的结局:“因为我喜欢你呀。”作者对此倒也没有作过多解释,在这篇故事里,这样模糊化的处理,反而以一个奇怪的角度合了我的胃口。文章结局,作者描绘了一场魔幻而唯美的画面,二人再次“伸出手”,携手跳起浪漫的舞蹈,原本为作者化身的“我”,在此时,是月光、是红雾、是微风,充当了环境描写,短短一句话,却给予了我非常奇幻的视觉体验。美中不足的是,作者选用这一手法,导致了文章的描述偏于自我,因此感情表达冷淡了几分,读起来也有点乏味。
人物虽说并不算脸谱化,但匆匆变化的故事,致使每一个可能性中的人物,都难以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些混乱。最后,整体结构处理上有些混乱,不知是否是刻意为之,不过就个人口味而言,这种混乱感可以接受,还可以作为加分点处理。
真红:
我希望能在元小说的框架之外提出另外一种解释。即这篇文章其实是在暴露我们理解的过程。
在宗教战争时期,巴黎突然对在城里的加尔文教徒痛下杀手,屠杀蔓延整个城市,造成几千人死亡,然而两派之前才刚刚进行和解。对于圣巴托洛缪大屠杀能有多少种解释?事件发生之后,新教徒简单的消除婚礼与大屠杀之间无法解释的矛盾,将婚礼看做是引诱新教徒的陷阱。代表者比如说《记查理九世统治下的法国状况》。后来的历史学家尝试面对两个事件之间的矛盾,所以将其通过淡化转化为了美第奇王太后与查理九世之间的思想斗争,即王太后试图消除科里尼对国王的影响。二十世纪经典的拉维尼的《法国史》采取的就是这种观点。(值得一提的是亨利希的《亨利四世》也采用这种解释,可见其风靡)现代甚至还有人让预谋论死灰重燃,指出整个事件是西班牙与吉斯家族等整个天主教势力布置的一次巨大阴谋。
其实这篇文章也就是人们理解一个事物的过程的实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x击败了y,x以某种姿态向y伸出手,y随后去开宴会表示和解,由于我们所知的残缺,我们的猜测将会是众说纷纭的。然而随着我们所知的证据的增加,解释也会不断改变,如果我们知道太阳将会害人,红雾没有害人的效果,那么就会迅速产生出新的解释来,最后才有作者可以断定的一种解释,而我们也可以说这是经过商讨之后的最佳形式,这就是induction的原理。我们从远处看到a cat on the mat,我们就会这么断定有一只猫在垫子上。不过倘若我们获得了新的evidence,比如说实际上走动一下,从侧面看就可以发现那里有一个屏幕,那我们的判断就会发生了变化了——而这种情况并不会有损我们一开始的induction的可用性,因为在没有给出走动后的情况下之前,他就已经是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