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将绝句咏成绝唱——王昌龄(2)

2023-04-02唐诗 来源:百合文库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常建在《鄂渚招王昌龄张偾》一诗中曾为王昌龄鸣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可是,权位者一句模棱两可的“不护细行”就傲慢地化解了一切,于是,傲视权贵的李白,只好把对朋友的牵挂与思念托与明月,陪伴朋友的旅程了。
王昌龄最好的朋友是孟浩然,而孟浩然甚至为了这个好朋友搭上了自己的命。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由贬所回长安,路上他去拜访孟浩然。孟浩然当时背上生疮刚好,医生嘱咐不能喝酒,但是好朋友久别重逢,大喜过望。孟浩然根本不顾医生的嘱咐,与王昌龄痛饮,结果引得旧病再次发作,回天乏术,演出了一场真实版的“舍命陪君子”。不过,孟浩然在临终时,大概也是微笑着的吧:用这样的方式,与这样的朋友告别,也许这才是最诗化的告别方式。
王昌龄的生年不详,卒年也不详,只是在《新唐书》里有一段简单的记载: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王昌龄离开了龙标,往东北走。没人知道他要去哪里,只知道他应该是走向自己的归宿。在安徽境内,刺史闾丘晓杀害了王昌龄。没人知道闾丘晓为什么杀他,甚至连“不护细行”这样的官样文章,刺史大人也不想烦心去做了,一代诗杰就此陨落,此时的王昌龄,还不到六十岁。
让人们略微感到一些安慰的事情发生在王昌龄去世之后:宰相张镐率军与叛军作战,命令闾丘晓派军增援,可是闾丘晓没能按时赶到,违犯军令,按律被判死刑。死到临头,闾丘晓求饶,说家里还有老人需要奉养,希望宰相能网开一面。张镐冷冷地看着他,只说了一句话:“那王昌龄的家人应该由谁供养呢?”闾丘晓听后默然无应,最终被处死。
七绝圣手?将绝句咏成绝唱
绝句也叫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粹。它是唐代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施蛰存先生在《唐诗百话》中说:远在晋宋时代,诗人论诗,常常说:“二句一联,四句一绝。”意思是说:每二句为一联,不管对不对,只要每二句末协一个韵,就是一联。每四句,即二联二韵,就是一绝。绝句这个名称,即源于此。而联绝也就成了诗的代名词。刘宋时,吴迈远爱作诗,宋武帝说他“联绝之外无所解”,就是说他除了作诗之外,什么都不懂。(施蛰存《唐诗百话》)
“绝”的意思是断绝。“四句一绝”是用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古人称为“立一意”。五言的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的绝句简称“七绝”。
绝句虽然是从唐代流行起来的,但是并不产生于唐代,专家们对其来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还是认为,绝句起源于齐梁,来源于汉代诗歌。
绝句发展到唐代,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成熟的诗歌体裁,很多诗人用它来表情状物,抒发感慨,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而在作七绝的诗中,后人最推崇的还是王昌龄,后人将其称之为“七绝圣手”,他的《出塞》,更是脍炙人口之作: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