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红楼梦:林黛玉不只是林黛玉,她还有这几重身份,每一种都不简单(3)

2023-04-27红楼梦林黛玉 来源:百合文库
“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这句也可再次说明黛玉因病而亡。
“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比喻的是夫妻分别,如果结发妻早亡,葬仪上还会有一个习俗,丈夫会把他们结婚时用的梳子掰开分为两半,一半随葬入棺,以表示不忘与结发之妻的恩爱情深。
“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鸳鸯即是夫妻或相爱之人的代名词。
“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馀衷,默默诉凭冷月”。如果不是夫妻,自然不能同卧红绡帐中。“汝南泪血”,典出晋汝南王与妻刘碧玉的故事,“梓泽”典出石崇与爱妾绿珠的故事。
这么多的用典,只为了表明一件事:林黛玉即为贾宝玉的“潇湘妃子”。
第四重身份:葬花人与芙蓉花神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警幻冷笑告知:“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小丫鬟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香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脂批:隐“哭”字。
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麯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脂批:与“千红一窟”一对,隐“悲”字。
大观园再好,如花般的女儿们最后结局却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细思更恐,林黛玉的病体本就如游丝,“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十六岁便离开了人世,但是最后“锦囊收艳骨的”却是她。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黛玉掣了一只“芙蓉花”签,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喻黛玉为芙蓉花。
晴雯死时,一个伶俐却又无名的小丫头编了一通话给宝玉,她说晴雯说的,“如今天上少了一位花神,玉皇敕命我去司主”。宝玉问,“是作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的神?”小丫头说,她专管这芙蓉花。
晴雯为黛影,林黛玉在人间是葬花人,在上界是统管芙蓉花的花神。
关于芙蓉花神的典故:五代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酷爱芙蓉花,孟昶便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帝语‘群臣曰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成都被誉为“芙蓉城”也即来自于此。
后来,后蜀灭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匡胤掠入后宫。花蕊夫人珍藏着孟昶的画像,她常常偷偷对着画像倾诉思念之情。赵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匡胤一怒之下将她杀死。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便尊她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喻为“爱情花”。
注:解读仅以八十回脂评为样本,不包括后四十回程高续本。
作者:轻飏,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