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机动战士高达:高达前哨战 解说(2)

2023-04-27 来源:百合文库
作者在行笔时一再尝试在狂热份子的“力场”和真实之间寻找交集,然而乔许·欧夫秀之死对整部作品的工整性造成了相当的伤害。
就小说整体的笔调来看,则稍微欠缺平衡。其中着墨最重的“梦想与现实的抵触”,表露出成人世界矛盾与悲哀,这或许也套用了作者高桥昌也自身的人格角色吧。
尽管称不上是完美的小说,但是和现在市场潮流相比,看见有那么多企业和厂商无意识地(或者说,刻意装作无意识地)将酸臭的商品重新包装……以“整合”等等名目巧妙操控主客关系……推出高度洗练的商品……再回头看看《前哨战》所执着的自我主张,我必须嘉许高桥昌也在作品中展现的“诚意”,这也是全篇作品极为可取之处。
现代媒体口口声声宣扬“个性化”,私底下却又主导着“同质化”,刻意压低消费者的智慧。在如此环境中,《钢弹前哨战》的异军突起的确可算是“某种美学”吧。
解说二 “流行热潮”的战争责任
浅野政彦(《钢弹前哨战》制作总监/总指挥)
“旧钢弹世代”——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我们这一代,的确从“机动战士GUNDAM”之中获益不少。总括来说,因为对机动战士等等机械装备产生兴趣,许多人一头栽进了这个世界,也从中发现了不少“游乐的方法”。
好比说钢弹模型、机械人卡通、虚构故事、背景考证等等,借用同一种形象,幻化出不同的游戏,甚至因此衍生出过去所没有的独特分野。
其实,钢弹并非利用既有媒体产生新游乐方法的始祖,再往更早以前倒溯,(宝岛KIDS)和(OLIVE少女)(译注:杂志名,常随杂志附送赠品玩具)才算是开风气之先。但不同的是,过去的炒作手法并不成熟,只有单方面的提供娱乐,并未另外开发出新型的消费方向,“游戏”也缺乏产生回响和回应的园地,所以没能另外发展出专属的次文化体系。
只是,钢弹虽然另外创造了次文化,却也面临一个极大的问题,就是“官方”和“民间”的分裂,钢弹迷私下的游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因为欠缺游戏规则,所以逐渐侵蚀了“正统派”的纯正世系,使钢弹的园地越来越混乱。——这也正是本作品在企划时,也就是一九八七年当时的实态。
因此,这部作品一开始便揭扬了“遵行游戏规则的游乐方式”这样的理念,期望能为日趋混乱的钢弹世纪注入强心针。
《钢弹前哨战》的出现,具有“反向操作”的意图。作者高桥昌也由于对“战争”行为有强烈的抗拒意识,因此故事中没有电玩射击游戏一般的壮阔场面,难免有些读者会觉得缺乏速度感、读起来缺乏嚼劲。
不过这部作品以坚实的理论考证补强了官方版本的架空世界,在规制之中追求游戏性,得到“钢弹第二世代”年轻人的好评,这种情况确实颇堪玩味。
在《钢弹前哨战》引发热潮之后,当然也随之刮起一阵仿效风,所以,媒体所应负的文责问题又再度浮上台面。(尽管我对此十分反感。)
在前一段解说中,村雨贤治先生也约略提到过,这部小说原本是为塑胶模型商品提供附加价值用的“理论补强工具”,也可归类于“衍生故事”(使用同样手法的还有“勇者斗恶龙系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