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诗意诗生】让杜甫告诉你,从高富帅到诗圣的路有多长(4)
天宝十四年。
长漂十年后,杜大叔终于等来了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位,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个看大门的——负责看管兵器库。(十年啊同志们,抗战都胜利了!)
很好,一个搞文学的,你特么让我去做仓库管理员……
换作李白绝对扭头就走,老子才不伺候呢!可是大叔不一样,他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生是体制内的人,死是体制内的鬼!” 。
虽然觉得委屈,大叔还是如期报道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继续努力,一定还有机会的!
可是,杜大叔怎么也不会想到,刚刚找到工作,自己马上又迎来了第三炸: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了!
大唐,褪去了盛世的最后一抹余晖。
一家人匆匆逃难,历尽千难万险将家人安顿在鄜州后,依然心系组织的大叔告别妻儿,在乱世中独自踏上征程,打算投奔新继位的肃宗皇帝继续报效祖国,发光发热。
可是上路没多久,组织没找到,却和叛军来了个狭路相逢……
人要倒起霉来,真是喝凉水都塞牙啊!
就这样被叛军捉个正着押回已经沦陷的长安,整整一年后才能以逃脱,千辛万苦找到组织,当时的形象是“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唐肃宗感动涕零:孤胆英雄,大唐脊梁啊!亲授大叔左拾遗职位。
重新找到工作的大叔终于松了口气,正打算喝口水压压惊,结果杯子还没拿稳,第四炸又来了!(大叔,你的命到底是有多苦?!)
新岗位还没干满试用期,“乾坤一腐儒”的杜大叔就因为在唐明皇父子俩的政治斗争中站错队被贬到华州做司功参军,结果遇上关中大旱,物价飞涨,薪水简直日光,养家糊口无望,四十八岁的大叔就此裸辞出走。
生命中最艰苦的一年到来了!
辞职后大叔先是带着一家老小远走秦州,听说那里远离战乱,风调雨顺。结果抵达后诸事不顺,连个落脚的房子都找不到,于是辗转同谷,结果更麻烦,连肚子都吃不饱……
有客有客字子美,
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
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
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
悲风为我从天来。
四处颠沛流离,一天到晚饥肠辘辘,“整天不是山谷捡橡果,就是雪地寻山芋”说的就是这段时间啊!
华州,秦州,同谷,一年内大叔一家四处逃荒,脚步就没停下过,越逃越荒,越逃越难,简直活成了一部行走的难民纪录片……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让杜大叔的身心饱受摧残,曾经雄心壮志想要“致君尧舜上”,可是科举有小人挡道,职场无伯乐相助,到现在几乎沦落为山谷野人,乱世乞丐,试问盛唐的诗人中又有哪一个会落魄到如此境地?
大叔表示真的很受伤:为什么,为什么生活给我的巧克力每一块都是苦的啊?!
07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出自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