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代的那些事儿(14)
重大影响 侯景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陈寅恪指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为钜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侯景之乱使南朝蒙受空前浩劫,庾信的《哀江南赋》正是乱后南朝人悲凄心境的真实写照。具体而言,侯景之乱对南朝的影响,可从政治格局、经济文化、社会阶级、族群结构四方面加以分析。
政治格局是侯景之乱对南朝直接影响的方面,其表现即为政权更迭。随着侯景之乱的爆发,原本号称“如金瓯一片,无一伤缺” 的梁王朝土崩瓦解,呈现碎片化局面。纵使侯景之乱被平定,梁朝也是四分五裂、名存实亡了。萧纪割据蜀地而称帝,荆襄的萧詧依附西魏,湘州的王琳依附北齐,萧勃固守岭南,各地盘踞自保的土豪更是不计其数。在侯景之乱中崛起的陈霸先脱颖而出,他火并了竞争对手王僧辩,并于557年迫使梁敬帝禅让,开创了陈朝,接着在他的侄儿陈蒨、陈顼的努力下,终于统一了长江以南地区,重建南朝的统治秩序。因此可以说侯景之乱引发了梁陈易代,换言之即南朝政治格局的变动。
侯景之乱对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破坏是显著而惨重的。侯景最初兵临建康时,“号令甚明,不犯百姓”,但叛军的纪律严明是暂时性的,由于久攻不下,其本性便暴露出来,“乃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 及筑土山,不限贵贱,昼夜不息,乱加殴棰,疲羸者因杀之以填山,号哭之声,响动天地。百姓不敢藏隐,并出从之,旬日之间,众至数万……破掠吴中,多自调发,逼掠子女,毒虐百姓,吴人莫不怨愤,于是各立城栅拒守”。(译:于是纵兵烧杀抢掠,尸体枕藉堵塞道路,一些富豪之家,任意搜刮剥削,子女妻妾,全部进入军营。和修筑土山,不分贵贱,昼夜不息,用木棍乱加殴打,疲惫瘦弱的就杀掉他以填山,痛哭的声音,震动天地。老百姓不敢隐藏,并从的,十天之间,拥有部众几万人攻破掳掠吴中……,多自调,逼迫掳掠子女,暴虐百姓,吴没有人不怨恨,于是各立城栅拒守) 侯景公开宣扬屠杀,对麾下将领宣称“若破城邑,净杀却,使天下知吾威名!
”梁朝“王师”的纪律比起侯景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使百姓遭受双重劫难。侯景攻打台城时,梁朝援军“才过淮,便竞剥掠,征责金银”,又“毒虐百姓”,大失民心。552年王僧辩收复建康,纵容兵士大烧大抢,百姓哭声震天,甚至反而怀念侯景 ,“佥以王师之酷,甚至侯景”。 在侯景与梁朝官军的烧杀抢掠之下,再加上饥荒、瘟疫,江南百姓流离失所,死者枕藉,号称富庶的三吴之地经历侯景之乱后“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此外,侯景叛军还烧毁东宫藏书三万卷,象征梁朝文治的士林馆也在战乱中化为灰烬,加上后来梁元帝江陵焚书十四万卷,可以说东晋以来南方引以为傲的文化典籍收藏湮灭于侯景之乱及其间接引发的江陵之变之中。文人学士也遭逢乱离,侯景之乱对江南文化的破坏亦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