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胡扯审美、文化与商品(下)——被磨平的风格

本文写于2019年11月
著名的电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纽约时报》上发布长文,进一步阐述了之前他所说的“漫威电影(movie)不是电影(Cinema)”的意思。在这里不放出全文,有兴趣可以移步百度自行查看。
网飞以外无人投资的新片《爱尔兰人》有的人认为这篇文章主要是表达“艺术”和“商品”的对立,但事实上,他所表达的问题只是“一种商业”与“另一种商业”的对立,甚至不用上升到所谓的“艺术”。
我们知道,如果想要赚钱,我们应该把商品卖给更多的人,在此出现了两种想法。一种是“古典”想法,让商品迎合大众口味,做顾客的“舔狗”;另一种是“现代”想法,让大众认为他们需要你的商品,让他们做你的“舔狗”。这两者是共存,交织在一起的,并非油与水那样界限分明。后者也并不比前者高贵,“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商品是通过劳动而来的,即便是那些难以称之为有用的文化产品,导演、演员、摄影师、编剧等工作人员也在其中贡献了自己的劳动。但是多人参与的项目,需要巨大的能量,越是庞大的工程越是如此,这种能量呈现在自由市场中是资本,一般就是钱。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很明白个中规律了,拍摄电影需要的资金一般来源于投资方,投资方的成分在电影产品发展初期比较复杂,比如中国电影曾经有“煤老板”投资电影的时期,但是发展到后面往往都是专业的电影投资公司,与外行的“煤老板”不同,专业投资公司都是狠角色,他们深谙要把商品卖给更多人的道理。
这就回到了前面提出的问题,如何把商品卖给更多的人?斯科塞斯在文中是这么说的:
制作这些电影,是为了满足一些特定的需求,它们被设计为有限的几个主题的各种变体。它们名义上是续集,但在内核上更像是翻拍,电影中的一切都需要片方批准,它其实不能走到任何另外的方向。这就是当代系列电影的本质:经过市场调研、观众检验、审查、修改、再审查、再修改,直到它们可以投入消费。
史上最“复杂”的系列电影作为系列电影,*漫威电影上升到了新的境界*,它超越了《哈利波特》,超越了《速度与激情》,超越了《碟中谍》,并且不是一时的流行,而是持之以恒的存在。漫威电影的内容能够被长久的讨论,时至今日还会有人提到《钢铁侠1》,想到《美国队长1》,因为漫威电影故意设置了伏笔让观众去回溯之前的作品,就好像水循环系统一样。
制造一个庞然大物是非常艰难的,看看DC宇宙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我们就能想象以凯文.费奇为首的漫威影业幕后团队要顶住怎样的压力,才能保证漫威电影自洽,让这些电影存在于巨大的网络中。
漫威系列最让我感到敬佩的不是其中电影,而是他们品牌运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从工程上来说,这是一个奇迹,从电影角度就平平无奇了。
就像之前提到的,漫威电影宇宙作为一个庞然大物,他的目的是成为超级摇钱树,变成巨大的金钱水泵。为此,它必须保持大众性,让小朋友和成年人,让学生和工作者,让那些不是了解系列的观众也能欣赏,所以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情感都不会很复杂,同时不会去触碰道德边线,不去讨论争议问题,内容可以是奇幻的或者科幻的,但都浅尝辄止。最终呈现出的电影要是合家“欢”,重点在于你和朋友或者家人能够非常轻松的去看,不像某些电影那样看完陷入终极问题,出了影院和朋友相视无语,陷入无话可说的沉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