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文/旅行向 和心华去闽西转一圈?[2020心华诞生祭](2)

上杭的交通并不是很发达,出租车很少。听肆谧说,就连公交都是她八九岁时才见到的。
那好像……也才六七年。
“在那之前,也就是我小时候,路上都是摩托车和三轮车。我住的地方靠江,夏天吃完饭后,邻居们会互相招呼着到江边树下乘凉,路边还有冰糖葫芦和棉花糖卖。那会儿我住的地方才四五层高,门还是那种刷绿漆的木门……可惜后面搬家了,我也有七八年没回去了了吧。”
坐在一家小餐馆,心华吃着拌面配牛兜汤,读着肆谧发来的消息。
这拌面着实不错。和沙县小吃不同,上杭的拌面并没有花生酱的甜味,酱料大概是老板特制的肉酱。
美中不足的是那有点过多的咸味。但拌上几片水捞的上海青,倒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再来一口牛兜汤。其实看到上面漂浮的姜丝蒜片时,心华的内心是拒绝的。但皱着眉头嘬一口……
……其实挺不错的。姜味和蒜味淡的几乎尝不出来。与此同时,牛肉的膻味也被冲淡了很多。隐隐约约可以尝出细微的姜辣味。然而这种辣味并不能持续多久,便被地瓜粉冲淡变得柔和,逐渐消失。当然,口味依旧偏咸。
好像客家人口味确实比较重。
盘子和碗都是略微泛黄带豁口的,不像正规饭馆的那么整整齐齐。桌椅也没有统一。地板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一缕阳光入户,门框上三条红色条子在暖色的水泥地上印出三道小小的黑影。
店主用客家话招呼着老客新客,时不时闲聊个两句。老板娘很大方地给一个个大盘放入一大把面一大把菜,又在一个个大碗中盛入一大勺牛肉一大勺汤。一层绿油油的香菜更能勾起食客们的食欲。门口的两三只黄狗趁着阳光正好睡着懒觉。大孩子坐在一旁给黄狗顺毛,小孩子折两根自家的葱管,吹起了口哨。
这家常小炒店,真是把家常发挥到了极致。
吃饱喝足后,刚走出店门,门口骑三轮的老大爷便热情地跟心华搭话。只三言两语便说定了载她去西普陀寺一程。
既然肆谧都暗示得那么明显了,那就……
晚上再去!可不能那么给她面子!
去年没好好逛南普陀寺一直是心华心中的一个遗憾。听说上杭县有个与它齐名的西普陀寺,当然要好好弥补这个遗憾。
骑了一阵山路,来到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外面是空荡荡的停车场。
谢过老伯后,心华独自走向山林深处。
听说十一二月时,这里的枫叶“红于二月花”。可现下晚了两个月,层林尽染的景象已经消失。只剩足下一大片一大片厚厚的枯黄在沙沙作响。
二月寒气初退,空气中一层隐隐的凉意还想赖着做最后的挣扎。远处一团半透明水汽也总是缠着山林不肯走。虽无缘一览蓬莱仙山,但心华还是忍不住将其与眼前的山联系到一块。
继续走向深处。心华原以为,厦门的南普陀寺已经算得上是保持自然的清静之地了。可谁知这里竟更胜一筹——抛开佛教建筑装饰不谈,除了台阶和随机分布的凉亭还有必要时围上的栏杆,竟再无人工修葺的地方。游人更是极少。偶有一二灰袍僧人路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