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背锅侠之乱】
演义里罗贯中大笔一挥,删七增五,就此固定下了“十常侍”的称号,会除法的人都知道,人少了,锅就大了。不过比起妲己和褒姒,一个女子抗下一个王朝灭亡的罪责,十常侍表示还算厚道。 东汉的时候,中常侍往往由皇帝任命心腹宦官担任,比如发明纸张的蔡伦,就是一名光荣的中常侍;发明翻车的毕岚,也是一名中常侍;曹操父亲的干爹曹腾,还是另一位中常侍,曹腾因为善于推荐人才,历史上还留下了不错的名声。
今天讲的这几位,名声不大好,从灵帝昏庸到黄巾起义,东汉灭亡的罪责,悉数归结于他们。
十常侍之乱的起因,实际上是党锢之祸,更准确的说,是外戚和宦官的斗争。
外戚,特指皇帝的娘家人,只不过在汉代,外戚一直对这个女婿不大友好。
我们来细数一下外戚的光荣传统:
汉文帝时期,刘邦皇后吕雉的妻族诸吕作乱,被周勃平定。
汉昭帝时期,上官父子与桑弘羊叛乱,被霍光平定。
汉宣帝时期,霍光的后人再次作乱,毒杀皇后,被灭族。
汉哀帝死后,王莽夺权,成功。
汉质帝指责外戚梁冀“跋扈将军”,遭毒杀......
在娘家人强大的压力下,东汉的汉和帝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扶持宦官对抗外戚,一举诛灭窦氏外戚,避免自己榜上有名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短暂的盛世“永元之隆”。
自此,在皇帝的授意下,宦官开始疯狂揽权,无数外戚及士大夫遭到罢免和迫害,史称“党锢之祸”。
汉灵帝小时候就生活在这个环境中。
十几岁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一场政变,外戚窦武领兵作乱,后来被宦官们联合镇压,一直以来垂帘听政的窦太后也被软禁。
汉灵帝很感谢宦官“张常侍为我父,赵常侍为我母”,从此过上了昏庸无道,声色犬马的生活,而他信任的,就是“十常侍”。
上回讲到的冀州太守王芬,就是因为汉灵帝宠信宦官,报仇无望,才决定废掉皇帝发动叛乱的。
可惜王芬着急了点,因为汉灵帝也只比他多活了两年。
汉灵帝子嗣夭折的较多,仅有两个儿子留下:
年长的刘辩,生母何氏,原本是宫里的一个宫女,出身屠户,因为生下了皇子,平步青云,被立皇后。
年轻的刘协,生母王美人,王美人才色双绝,刘协也是从小聪明伶俐,人见人爱。
这是一个典型的宫斗小说配置。
汉灵帝一直想立刘协,他觉得刘辩这个人太轻佻浮躁,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三十三岁就酒色过度死了,所以身后的事情,交给了他信任的宦官蹇硕。
为什么不交给其他人,因为汉灵帝知道,蹇硕手里是有军权的,著名的“西园八校尉”就归他掌控,这支部队就包括赫赫有名的袁绍,曹操等人。
蹇硕要支持刘协,事实上,从董卓废帝的一系列操作来看,刘辩可能真的不大靠谱。
但是,不靠谱的刘辩,有着靠谱的母亲和舅舅——何太后及大将军何进,蹇硕被杀,自己的部队也落入了何进手里。
今天讲的这几位,名声不大好,从灵帝昏庸到黄巾起义,东汉灭亡的罪责,悉数归结于他们。
十常侍之乱的起因,实际上是党锢之祸,更准确的说,是外戚和宦官的斗争。
外戚,特指皇帝的娘家人,只不过在汉代,外戚一直对这个女婿不大友好。
我们来细数一下外戚的光荣传统:
汉文帝时期,刘邦皇后吕雉的妻族诸吕作乱,被周勃平定。
汉昭帝时期,上官父子与桑弘羊叛乱,被霍光平定。
汉宣帝时期,霍光的后人再次作乱,毒杀皇后,被灭族。
汉哀帝死后,王莽夺权,成功。
汉质帝指责外戚梁冀“跋扈将军”,遭毒杀......
在娘家人强大的压力下,东汉的汉和帝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扶持宦官对抗外戚,一举诛灭窦氏外戚,避免自己榜上有名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短暂的盛世“永元之隆”。
自此,在皇帝的授意下,宦官开始疯狂揽权,无数外戚及士大夫遭到罢免和迫害,史称“党锢之祸”。
汉灵帝小时候就生活在这个环境中。
十几岁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一场政变,外戚窦武领兵作乱,后来被宦官们联合镇压,一直以来垂帘听政的窦太后也被软禁。
汉灵帝很感谢宦官“张常侍为我父,赵常侍为我母”,从此过上了昏庸无道,声色犬马的生活,而他信任的,就是“十常侍”。
上回讲到的冀州太守王芬,就是因为汉灵帝宠信宦官,报仇无望,才决定废掉皇帝发动叛乱的。
可惜王芬着急了点,因为汉灵帝也只比他多活了两年。
汉灵帝子嗣夭折的较多,仅有两个儿子留下:
年长的刘辩,生母何氏,原本是宫里的一个宫女,出身屠户,因为生下了皇子,平步青云,被立皇后。
年轻的刘协,生母王美人,王美人才色双绝,刘协也是从小聪明伶俐,人见人爱。
这是一个典型的宫斗小说配置。
汉灵帝一直想立刘协,他觉得刘辩这个人太轻佻浮躁,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三十三岁就酒色过度死了,所以身后的事情,交给了他信任的宦官蹇硕。
为什么不交给其他人,因为汉灵帝知道,蹇硕手里是有军权的,著名的“西园八校尉”就归他掌控,这支部队就包括赫赫有名的袁绍,曹操等人。
蹇硕要支持刘协,事实上,从董卓废帝的一系列操作来看,刘辩可能真的不大靠谱。
但是,不靠谱的刘辩,有着靠谱的母亲和舅舅——何太后及大将军何进,蹇硕被杀,自己的部队也落入了何进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