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璧]高高明月照孤城(1-4)(6)
而这么心浮气躁破绽百出的一剑,又怎能杀得了傅红雪?
对付傅红雪这样的人,就得让他急躁,让他起杀心,迫不及待要拔刀,让他成为先出手的那一方,自己后发制人,这样才能有几分胜算。
燕南飞低估了傅红雪,所以他没想到这些,所以尽管没有动手,他却已经输了,输个彻底。
傅红雪转身离开。
他走得很慢,走路的姿态怪异而奇特,左脚先往前迈出一步,右脚再慢慢地拖上去。
但他腰杆挺得很直。
世上绝没有人,敢轻视这个似乎很笨拙的身影。
燕南飞忍不住问道:“我要杀你,你为什么不杀了我?”
傅红雪还在慢慢走着,他的声音仿佛远在天际。
“你已没有生趣,已是个死人,我不必再杀你。”
燕南飞面如金纸,忽然大吼一声,发足狂奔,消失于茫茫大漠深处。
傅红雪还是没有回头,苍白的脸上却露出种无可奈何的悲伤。
他再次踏入凤凰集时,已近三更,但陈家老店门前仍围着一群人。
连城璧用洗得雪白的墩布当作毛笔,蘸着一大桶墨汁,一笔一划写下,陈家老店,陈年老酒。
原来那块招牌已从中间裂成同样大小的两块,切口平滑整齐,即便做了几十年木工的老木匠,也没法切得这么精准。
是怎样的利器,怎样的人,才能切出来的?
这人出现在凤凰集,有何目的,是冲着傅红雪来的吗?
这些本该是傅红雪最上心的问题,凭借这种警惕,他才能孤身立足江湖几十年。
但傅红雪突然不愿去想了。
他突然也想凑过去,看连城璧写招牌。
周围还有好些人,手里拿着空白的板子或麻布,大概也是等着连城璧来添上应有的字迹。
所以傅红雪可以看好久。
或者他可以去陈家老店二楼睡一觉。
店里收拾得很干净,而且陈掌柜和气周到,在他的店留宿,一定非常妥帖舒适。
浪子漂泊久了,岂非正想过一过这样平淡安逸的生活,甚至有这样一个家?
章二 藏珍阁
边地的房屋,窗子总是开得高而小,以免风沙灌进来。
凤凰集的百姓都住着这样的房屋。
但有一间窗子开得巧妙,半夜睡不着时,月光恰好可以透进来,撒下一地浅浅的银霜。
明月高高悬在边地晴朗而干燥的、没有一丝遮蔽的深蓝夜幕,色彩单调到了极致,反而生出种任何人工都无法企及的壮美,这种美属于天地,人置身其中,只会顶礼膜拜。
与之相比,连城璧曾多次赴宴赏过的中秋圆月,简直都不能称作月亮。
于是他特意吩咐工匠,把窗户开到能看见月亮的位置。
傅红雪此时就躺在这间屋子里。
月光柔柔笼罩着他,仿佛已和他融为一体,他就是明月,明月就是他。
连城璧站在明月底下,写完最后一块招牌,交给支面摊的刘大爷。
他摆这面摊已有三十五年,从三十岁开始,每天很早就要开始忙碌,买最便宜的肉骨头熬汤,卤一点大家都可以吃得起的下酒菜,黄昏出摊,直到凌晨。
对付傅红雪这样的人,就得让他急躁,让他起杀心,迫不及待要拔刀,让他成为先出手的那一方,自己后发制人,这样才能有几分胜算。
燕南飞低估了傅红雪,所以他没想到这些,所以尽管没有动手,他却已经输了,输个彻底。
傅红雪转身离开。
他走得很慢,走路的姿态怪异而奇特,左脚先往前迈出一步,右脚再慢慢地拖上去。
但他腰杆挺得很直。
世上绝没有人,敢轻视这个似乎很笨拙的身影。
燕南飞忍不住问道:“我要杀你,你为什么不杀了我?”
傅红雪还在慢慢走着,他的声音仿佛远在天际。
“你已没有生趣,已是个死人,我不必再杀你。”
燕南飞面如金纸,忽然大吼一声,发足狂奔,消失于茫茫大漠深处。
傅红雪还是没有回头,苍白的脸上却露出种无可奈何的悲伤。
他再次踏入凤凰集时,已近三更,但陈家老店门前仍围着一群人。
连城璧用洗得雪白的墩布当作毛笔,蘸着一大桶墨汁,一笔一划写下,陈家老店,陈年老酒。
原来那块招牌已从中间裂成同样大小的两块,切口平滑整齐,即便做了几十年木工的老木匠,也没法切得这么精准。
是怎样的利器,怎样的人,才能切出来的?
这人出现在凤凰集,有何目的,是冲着傅红雪来的吗?
这些本该是傅红雪最上心的问题,凭借这种警惕,他才能孤身立足江湖几十年。
但傅红雪突然不愿去想了。
他突然也想凑过去,看连城璧写招牌。
周围还有好些人,手里拿着空白的板子或麻布,大概也是等着连城璧来添上应有的字迹。
所以傅红雪可以看好久。
或者他可以去陈家老店二楼睡一觉。
店里收拾得很干净,而且陈掌柜和气周到,在他的店留宿,一定非常妥帖舒适。
浪子漂泊久了,岂非正想过一过这样平淡安逸的生活,甚至有这样一个家?
章二 藏珍阁
边地的房屋,窗子总是开得高而小,以免风沙灌进来。
凤凰集的百姓都住着这样的房屋。
但有一间窗子开得巧妙,半夜睡不着时,月光恰好可以透进来,撒下一地浅浅的银霜。
明月高高悬在边地晴朗而干燥的、没有一丝遮蔽的深蓝夜幕,色彩单调到了极致,反而生出种任何人工都无法企及的壮美,这种美属于天地,人置身其中,只会顶礼膜拜。
与之相比,连城璧曾多次赴宴赏过的中秋圆月,简直都不能称作月亮。
于是他特意吩咐工匠,把窗户开到能看见月亮的位置。
傅红雪此时就躺在这间屋子里。
月光柔柔笼罩着他,仿佛已和他融为一体,他就是明月,明月就是他。
连城璧站在明月底下,写完最后一块招牌,交给支面摊的刘大爷。
他摆这面摊已有三十五年,从三十岁开始,每天很早就要开始忙碌,买最便宜的肉骨头熬汤,卤一点大家都可以吃得起的下酒菜,黄昏出摊,直到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