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按照最广义的理解,应该是指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有机体。也就是说,这一概念包含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两个方面。
我们首先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以机器大生产为生产力基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关系,以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一种历史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是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机器生产彻底奠定了对小生产的优势地位,极大地加强了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使得攫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更加强劲。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以资本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用以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私有制。不同于以往的私有制形式,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以劳动者的人身自由为前提的;因此,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是通过对劳动力的雇佣来实现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或基本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也就是说,资本家从事一切经营活动的动机,都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这四个环节,都是以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为起点和归宿的。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基础和剩余价值规律之间的矛盾。首先,在社会分裂为两大主要阶级的情况下,资本家不断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创造出相对过剩人口和“富裕中的贫困”,加深了阶级矛盾。其次,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也有着深刻的对立。最后,资本主义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与劳动群众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正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定为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就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通过理论的和强制的手段,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心理、思想体系以及制度、组织和设施。
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以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为主要内容。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国家在政体上一般遵循议会民主共和制的原则,在组织架构上遵循所谓的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各资产阶级国家在政权组织形式上的不同,决定于阶级力量的对比。随着垄断的发展,垄断寡头与国家机器越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表现出削弱立法权、强化行政权的趋势。
资本主义的思想上层建筑,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为思想内容。在社会科学领域,它表现为鼓吹私有制、鼓吹完全竞争和利己主义。在哲学领域,它表现为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或“拒斥形而上学”的现象学思想。这种社会意识也经常侵染劳动群众甚至无产阶级先锋队。
以上资料参考文献包括但不仅限于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马列之声》的一些社论